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关于我国31个主要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研究综述第10-13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本文研究框架第13-14页
   ·创新点与不足第14-16页
     ·创新点第14页
     ·本文不足第14-16页
第2章 我国空气质量现状第16-21页
   ·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与危害第16-17页
   ·我国空气质量现状描述第17-21页
第3章 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第21-32页
   ·研究理论与方法概述第21-22页
   ·空间自相关分析第22-29页
     ·空间统计学方法及特点第22-24页
     ·空间自相关方法理论第24-29页
   ·灰色关联分析第29-32页
     ·灰色系统理论第29-31页
     ·灰色关联分析的步骤第31-32页
第4章 我国31个主要城市PM_(10)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第32-45页
   ·分析方法的确定第32页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第32页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第32页
   ·数据的选取第32-34页
   ·软件实现第34-36页
     ·分析软件第34页
     ·实现步骤第34-36页
   ·我国31个主要城市PM_(10)的空间自相关实证分析第36-45页
     ·我国31个主要城市PM_(10)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第36-39页
     ·PM_(10)空间分布特征的时间序列变化分析第39-42页
     ·我国31个主要城市PM_(10)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第42-45页
第5章 我国31个主要城市PM_(10)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5-56页
   ·指标的选取第45-46页
   ·26个省会城市PM_(10)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第46-49页
   ·4个直辖市PM_(10)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9-56页
     ·4个直辖市PM_(10)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第49-52页
     ·私人汽车数量和公共营运汽车数量对PM_(10)的影响分析第52-56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第56-59页
   ·研究结论第56-57页
   ·建议第57-59页
附录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后记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铁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的行业分布--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