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漂”的社会适应研究--以北京市9位“老漂”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6页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6-7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研究 | 第8-9页 |
第二节 老年流动人口的相关研究 | 第9-11页 |
第三节 流动人口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社会适应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15-17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第17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17-18页 |
第三节 资料收集方法 | 第18页 |
第四节 资料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五节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第四章 “老漂”的社会适应研究 | 第21-32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第21页 |
第二节 “老漂”的心理适应 | 第21-24页 |
第三节 “老漂”的关系适应 | 第24-27页 |
第四节 “老漂”的生活方式适应 | 第27-29页 |
第五节 “老漂”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 第29-31页 |
第六节 对“老漂”社会适应状况的总结 | 第31-32页 |
第五章 “老漂”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 第32-37页 |
第一节 个人因素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代际关系 | 第33-35页 |
第三节 社会资本 | 第35-3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37-40页 |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及创新点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增进“老漂”社会适应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