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透射电镜和代谢组学的纳米颗粒毒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纳米材料及纳米毒性学的发展 | 第10-12页 |
·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0页 |
·纳米颗粒的生物学效应 | 第10-11页 |
·纳米毒性学的建立 | 第11-12页 |
·纳米颗粒的毒性效应 | 第12-18页 |
·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毒性 | 第12-15页 |
·纳米颗粒引起的基因毒性 | 第15-17页 |
·体外模型与体内模型 | 第17-18页 |
·代谢组学 | 第18-22页 |
·代谢组学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 | 第19-22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纳米颗粒对细胞亚结构的影响 | 第23-35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实验用细胞 | 第24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实验分组及细胞培养 | 第25-26页 |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 第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毒性研究 | 第35-52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纳米颗粒悬浮液配制 | 第37页 |
·细胞培养 | 第37页 |
·代谢物提取 | 第37-38页 |
·GC/TOFMS 分析条件 | 第38页 |
·数据处理 | 第38-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1页 |
·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代谢物分析 | 第42-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毒性研究 | 第52-61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5页 |
·纳米颗粒悬浮液配制 | 第53-54页 |
·细胞培养 | 第54页 |
·代谢物提取 | 第54页 |
·GC/TOFMS 分析条件 | 第54-55页 |
·数据处理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统计分析 | 第55-57页 |
·代谢物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全文结论 | 第61页 |
·创新点 | 第61-62页 |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在投的论文 | 第78-79页 |
附件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