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9页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课题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油页岩热转化研究 | 第13-14页 |
·燃料氮转化研究 | 第14-18页 |
·N_2O 实验和机理研究 | 第18-21页 |
·N_2O 生成的实验研究 | 第18-19页 |
·N_2O 生成的机理研究 | 第19-20页 |
·流化床N_2O 生成的机理研究 | 第20-21页 |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第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9页 |
第二章 油页岩热解元素总量平衡模型 | 第29-44页 |
·油页岩组成结构模型 | 第29-34页 |
·油页岩组成结构 | 第29-30页 |
·组成结构热转化 | 第30-31页 |
·油页岩官能团热转化 | 第31-34页 |
·油页岩热解不凝气实验 | 第34-37页 |
·热解实验工况 | 第34-35页 |
·热解实验过程 | 第35-36页 |
·热解气体测量 | 第36-37页 |
·元素总量平衡模型 | 第37-40页 |
·页岩油组成模型 | 第37-38页 |
·总量模型建立 | 第38-39页 |
·模型求解 | 第39-40页 |
·本章小节 | 第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第三章 油页岩燃烧反应机理 | 第44-76页 |
·不凝气燃烧反应机理 | 第44-58页 |
·反应机理及反应类型 | 第44-46页 |
·气相反应机理 | 第46-57页 |
·异相反应机理 | 第57-58页 |
·HCN 和NH_3 氧化机理 | 第58-67页 |
·气相反应机理 | 第58-66页 |
·异相反应机理 | 第66-67页 |
·挥发分氮生成N_2O 特性 | 第67-71页 |
·柱塞流反应器 | 第67-68页 |
·HCN:NH_3 对N_2O 生成影响 | 第68-69页 |
·HCN 和NH_3 释放因素 | 第69-71页 |
·本章小节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第四章 油页岩小型流化床燃烧N_2O 生成的实验研究 | 第76-90页 |
·流化床实验台 | 第76-79页 |
·实验样品 | 第76-77页 |
·实验装置 | 第77-78页 |
·烟气成分分析 | 第78页 |
·工况设计 | 第78-79页 |
·实验步骤 | 第79页 |
·流化床燃烧实验结果 | 第79-86页 |
·流化床燃烧标准工况 | 第79-81页 |
·流化床燃烧多因素实验 | 第81-85页 |
·油页岩及其掺混半焦的流化床燃烧 | 第85-86页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86-88页 |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86页 |
·灰色关联分析的数据处理步骤 | 第86-88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8页 |
·选择运行参数控制N_2O 的生成量 | 第88页 |
·本章小节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0页 |
第五章 油页岩大型流化床燃烧N_2O 生成的实验研究 | 第90-113页 |
·实验台系统总体介绍 | 第90-98页 |
·实验样品 | 第90页 |
·实验系统图 | 第90页 |
·实验台关键部件 | 第90-93页 |
·烟风系统 | 第93-94页 |
·控制系统 | 第94-96页 |
·工况设计 | 第96-97页 |
·实验步骤 | 第97-98页 |
·冷态实验 | 第98-99页 |
·质量流量计的调节特性 | 第98页 |
·给料量标定 | 第98页 |
·临界流化风量的确定 | 第98-99页 |
·油页岩燃烧热态实验 | 第99-107页 |
·流化床点火启动特性 | 第99-101页 |
·流化床连续燃烧特性 | 第101-103页 |
·流化床燃烧的影响因素 | 第103-107页 |
·油页岩及其掺混半焦燃烧的热态实验 | 第107-111页 |
·掺混半焦连续燃烧工况 | 第107-111页 |
·掺混半焦比例的影响 | 第111页 |
·本章小节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油页岩流化床燃烧生成N_2O 的模拟 | 第113-129页 |
·油页岩流化床燃烧反应模型 | 第113-117页 |
·流化床反应分区模型 | 第113-116页 |
·反应器模型 | 第116-117页 |
·流化床燃烧的反应器模型 | 第117页 |
·油页岩流化床燃烧模拟 | 第117-124页 |
·流化床燃烧的计算工况 | 第117-119页 |
·流化床燃烧的模拟结果 | 第119-123页 |
·流化床N_2O 的生成路径分析 | 第123-124页 |
·N_2O 生成机理的简化 | 第124-127页 |
·简化机理方法 | 第125页 |
·N_2O 简化机理的建立 | 第125-126页 |
·简化机理计算结果分析 | 第126-127页 |
·本章小节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2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9-132页 |
·全文总结 | 第129-130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30-131页 |
·研究展望 | 第131-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32-135页 |
致谢 | 第135-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