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人问题论文

社会变迁视野下的农村养老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7页
目录第7-9页
绪论第9-19页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二、概念界定第11页
 三、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11-13页
 四、农村社会变迁与养老模式的研究综述第13-19页
第一章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历史回顾第19-29页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前:以家庭养老方式为主体第19-22页
  一、传统的小农经济形态决定了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第19-20页
  二、传统社会的扶持是家庭养老得以存续的保证第20-21页
  三、传统农村社会的家庭养老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第21-22页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80年代后期:家庭支持与集体保障相结合第22-25页
  一、建国初期(1949-1956):以土地保障为主、政府救助为辅的农村养老模式第22-23页
  二、集体经济时期:家庭供养与五保户供养制度相结合的养老保障模式第23-25页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保障下的家庭养老模式第25-29页
第二章 农村社会变迁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第29-45页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制度、生产方式的变迁与农村养老模式第29-35页
  一、农村土地制度与生产方式变迁的历程及表现第29-30页
  二、农村土地制度与生产方式的变迁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第30-35页
 第二节 农村家庭结构变迁与农村养老模式第35-40页
  一、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历程第35-37页
  二、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第37-40页
 第三节 农村传统文化变迁与农村养老模式第40-45页
  一、传统习惯与经验逐渐被知识与技术取代:农村老年人赡养受到冲击第40-41页
  二、农村祖先崇拜信仰文化的衰弱对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影响第41页
  三、“孝道”的衰弱:家庭养老模式趋向理性化与功利化第41-43页
  四、农村社会变迁过程中老年人自身观念的变化:从“养儿防老”到自我保障第43-45页
第三章 中国农村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及原因第45-57页
 第一节 当前中国农村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第45-48页
  一、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第45-47页
  二、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退化第47页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薄弱第47-48页
 第二节 农村养老模式面临困境的原因第48-57页
  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仍较低是根本原因第48-50页
  二、农村劳动力外流是直接原因第50-55页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薄弱是主要原因第55-57页
第四章 积极构建新型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对策第57-65页
 第一节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57-61页
  一、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根本第58页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第58-60页
  三、充分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土地资源第60-61页
  四、积极宣传和树立农村新型养老文化第61页
 第二节 增强农村社区在养老中的支持力第61-63页
  一、发挥农村社区支持的优势第61-62页
  二、发挥农村社区支持作用的途径第62-63页
 第三节 继续发挥农村家庭及老年人自身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第63-65页
  一、继续发挥农村家庭养老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第63-64页
  二、积极发挥农村老年人自身在应对养老困境中的作用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1-73页
致谢第73-75页
个人简历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女性社区就业问题研究--以福州XX区为例
下一篇: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化建设探究--以福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