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F107的智能供电系统设计
| Abstract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智能供电系统的简述 | 第10页 |
| ·课题相关技术的发展背景 | 第10-15页 |
| ·DCS系统的发展概述 | 第10-12页 |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概述 | 第12-13页 |
| ·ARM的发展概述 | 第13-14页 |
| ·电能计量芯片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电能抄表技术的现状 | 第15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 | 第17-21页 |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17页 |
| ·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 ·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18-20页 |
| ·系统主要特点 | 第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1-48页 |
| ·硬件设计的总体方案 | 第21-22页 |
| ·STM32F107控制器简介 | 第22页 |
| ·测控电路模块设计 | 第22-32页 |
| ·计量电路部分 | 第22-30页 |
| ·继电器控制部分 | 第30-32页 |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32-34页 |
| ·主电路设计 | 第34-45页 |
| ·Stm32f107及其外围电路 | 第34-35页 |
| ·基准源电路 | 第35-36页 |
| ·时钟电路 | 第36-37页 |
| ·数据存储模块 | 第37-39页 |
| ·锁相环电路 | 第39-40页 |
| ·通信电路 | 第40-45页 |
| ·光照强度检测计 | 第45页 |
| ·系统电路抗干扰设计 | 第45-47页 |
| ·噪声干扰的种类 | 第45-46页 |
| ·系统电路抗干扰设计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48-78页 |
|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第48页 |
| ·上位机软件设计与分析 | 第48-56页 |
| ·收费功能 | 第49-50页 |
| ·实时数据 | 第50-51页 |
| ·断合控制 | 第51页 |
| ·下传数据 | 第51-52页 |
| ·异常记录 | 第52-53页 |
| ·电量查询 | 第53页 |
| ·监控参数 | 第53-54页 |
| ·电量监控图 | 第54-56页 |
| ·报表打印 | 第56页 |
| ·下位机软件设计与分析 | 第56-74页 |
| ·计量部分程序设计与分析 | 第56-62页 |
| ·控制部分程序设计与分析 | 第62页 |
| ·日历时钟模块的程序设计与分析 | 第62-63页 |
| ·数据存储器的程序设计与分析 | 第63-68页 |
| ·通信模块的程序设计与分析 | 第68-71页 |
| ·负载识别的程序设计与分析 | 第71-74页 |
| ·校准软件设计与分析 | 第74-76页 |
| ·电压校正 | 第74页 |
| ·电流校正 | 第74-75页 |
| ·功率校正 | 第75页 |
| ·相位差校正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78页 |
| ·展望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附录1 测量电路原理图 | 第84-87页 |
| 附录2 主电路原理图 | 第87-90页 |
| 附录3 ATT7022读写程序 | 第90-92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