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国医学理论论文--中医现代化研究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解读--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文化探源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8-12页
 一、研究目的第8页
 二、研究意义第8-9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第9-10页
 四、研究方法第10-12页
第一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解读第12-55页
 一、“心”与中国文化第12-18页
  (一) 心与中国文化心理学第12-15页
  (二) 中国文化中的整体精神和整体思维特点第15-16页
  (三) 中国“心”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启示第16-18页
 二、儒家“心”之解读第18-27页
  (一) 十六字心传第18-19页
  (二) 孔子的价值体系第19-21页
  (三) 孟子、荀子等人的身心观第21-24页
  (四)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第24-27页
 三、道学的基本范畴——“心”第27-36页
  (一) 老子顺应“自然之心”第27-29页
  (二) 庄子的“自由之心”第29-32页
  (三) 管子的心气论第32-34页
  (四) 道教修心养生论第34-36页
 四、佛家的心性修养说第36-43页
  (一) 佛教的身心体验第37-38页
  (二) 佛教的戒定慧修习第38-40页
  (三) 佛教的解脱之道第40-41页
  (四) 佛家的平常心是道第41-42页
  (五) 佛教的十二因缘心灵脉络第42-43页
 五、中国传统医学中的身心互动理论----以《黄帝内经》为例第43-53页
  (一) 整体思维特色第44-46页
  (二) 身心互动理论第46-47页
  (三) 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第47页
  (四) 养生思想第47-53页
 六、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二部分 身心灵全人健康辅导模式的起源与研究现状第55-72页
 一、解读身心灵全人健康辅导模式起源第55-60页
  (一) 东西方对身心关系的研究第55-57页
  (二) 东西方有关“灵”、“灵性”的概念研究第57-59页
  (三)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的源起第59-60页
 二、身心灵全人健康辅导模式的研究现状第60-71页
  (一) 西方心理学对“身心灵”的探索和理解第60-63页
  (二) 身心灵全人健康辅导模式在国内的现代研究成果第63-67页
  (三) 身心灵全人健康辅导模式的应用方法和技巧研究第67-71页
 三、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三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在身心灵模式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第72-83页
 一、身心灵健康观与中国文化的联结第72-75页
  (一) 儒家思想对于身心灵全人健康辅导模式的启示第72页
  (二) 道家和道教思想对身心灵全人健康辅导模式的启示第72-74页
  (三) 佛家思想对身心灵全人健康辅导模式的启示第74页
  (四) 中国传统医学思想对身心灵全人健康辅导模式的启示第74-75页
 二、传统文化资源在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中的作用第75-82页
  (一)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对中国文化相关观念的解读第75-78页
  (二)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对传统文化修心养生方式方法的传承和运用第78-82页
 三、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四部分 身心灵全人健康模式的实践研究和应用探讨第83-102页
 一、身心灵全人健康辅导模式的实践研究第83-89页
  (一) 研究背景第83-84页
  (二) 研究对象第84页
  (三) 研究目的第84页
  (四) 研究方式第84页
  (五) 研究方案第84-86页
  (六) 研究结果第86-89页
  (七) 研究限制和发展预期第89页
 二、身心灵全人健康辅导模式和身心灵全人健康观念的应用探讨第89-101页
  (一) 身心灵全人健康观念应用到全人生命教育体系中第89-92页
  (二) 身心灵全人健康观念应用到中学素质教育体系中第92-95页
  (三) 身心灵全人健康观念和身心灵全人健康辅导模式应用到大学生群体第95-97页
  (四) 身心灵全人健康观念应用到疾病治疗和康复体系中第97-98页
  (五) 身心灵全人健康观念引入到师资培养体系中第98-100页
  (六) 身心灵全人健康观念引入社会工作体系中第100-101页
 三、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讨论第102-105页
结语第105-108页
引用文献第108-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1页
致谢第121-12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2-123页
个人简历第123-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湿热论治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的理论与临床探索
下一篇:康脉Ⅱ号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