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1页 |
·金纳米颗粒 | 第15-26页 |
·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及表面修饰 | 第16-19页 |
·金纳米颗粒在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 第19-26页 |
·DNA探针 | 第26-29页 |
·DNA探针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7页 |
·DNA探针在荧光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DNA探针在比色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本研究论文的工作内容 | 第29-31页 |
第2章 基于免标记的DNA构象转换对银离子进行简单、快速、高灵敏的荧光检测 | 第31-39页 |
·前言 | 第31-32页 |
·实验部分 | 第32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32页 |
·荧光检测银离子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8页 |
·荧光检测银离子的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荧光检测银离子的可行性考察 | 第33-34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4-35页 |
·传感器特异性的考察 | 第35页 |
·荧光检测Ag~+的工作曲线 | 第35-36页 |
·传感器选择性的考察 | 第36-37页 |
·实际水样品中银离子的检测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基于等离激元耦合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的无标记的生物传感平台用于DNA和Hg~(2+)的检测 | 第39-55页 |
·前言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0-41页 |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41页 |
·DNA的SERS检测 | 第41页 |
·Hg~(2+)的SERS检测 | 第41-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3页 |
·SERS方法检测DNA的基本原理 | 第42页 |
·SERS方法检测DNA的拉曼光谱及其对应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42-44页 |
·SERS方法检测DNA透射电子显微镜图(TEM)的表征 | 第44页 |
·SERS方法检测DNA的条件优化 | 第44-47页 |
·SERS方法检测DNA的工作曲线 | 第47-48页 |
·错配DNA的识别 | 第48-49页 |
·SERS方法检测Hg~(2+)的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SERS方法检测Hg~(2+)的现象表征 | 第50-51页 |
·SERS方法检测Hg~(2+)的工作曲线 | 第51-52页 |
·SERS方法检测Hg~(2+)传感技术选择性的考察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目标诱导的等离激元耦合以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用于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检测 | 第55-66页 |
·前言 | 第55-56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6页 |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56页 |
·吸附了拉曼活性染料和聚T寡核苷酸的金纳米颗粒溶液的准备 | 第56-57页 |
·SERS检测三聚氰胺 | 第57页 |
·实际牛奶样品的检测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5页 |
·SERS方法检测三聚氰胺的基本原理 | 第57-58页 |
·SERS检测三聚氰胺的拉曼光谱及其对应的紫外吸收光谱 | 第58-60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0-61页 |
·SERS方法检测三聚氰胺的工作曲线 | 第61-62页 |
·选择性的考察 | 第62-63页 |
·实际牛奶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基于适配体辅助目标捕获以及生物催化金属沉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平台用于高灵敏的癌细胞的检测 | 第66-76页 |
·前言 | 第66-67页 |
·实验部分 | 第67-69页 |
·试剂和仪器 | 第67页 |
·细胞的培养及处理 | 第67-68页 |
·金电极的处理及捕获探针的固定 | 第68-69页 |
·核酸适体辅助细胞捕获 | 第69页 |
·酶催化银沉积及电化学检测 | 第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5页 |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Ramos细胞的基本原理 | 第69-70页 |
·Ramos癌细胞检测的典型特征 | 第70-72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72-73页 |
·癌细胞的定量分析 | 第73-75页 |
·人血清样品中Ramos细胞的检测 | 第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6章 基于金纳米颗粒以及端粒酶扩增反应双重信号放大的电化学传感平台用于蛋白质的检测 | 第76-87页 |
·前言 | 第76-77页 |
·实验部分 | 第77-80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77-78页 |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78页 |
·Ab-AuNPs-P1 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第78页 |
·细胞的培养及端粒酶的提取 | 第78页 |
·金电极的处理及抗体的固定 | 第78-79页 |
·金纳米颗粒辅助的免疫反应及端粒酶扩增反应 | 第79页 |
·酶催化银沉积以及电化学检测 | 第79-8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0-86页 |
·电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的基本原理 | 第80-81页 |
·传感器中双重信号放大的验证 | 第81-82页 |
·电化学阻抗表征 | 第82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82-83页 |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第83-84页 |
·传感器特异性考察 | 第84-85页 |
·实际样品的分析检测 | 第85-86页 |
·小结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11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