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南通社会自治模式的理性思考--以“国家—社会”关系为视角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7-9页 |
·纵向时间范围界定 | 第7-8页 |
·自治概念的界定 | 第8-9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文章的难点和可能的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南通社会自治的背景 | 第19-25页 |
·南通的地理优势 | 第19-20页 |
·优越的自然环境 | 第19页 |
·优越的地理位置 | 第19-20页 |
·南通社会自治的时代背景 | 第20-21页 |
·地方精英阶层(绅商)与社会自治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南通社会自治模式概述 | 第25-34页 |
·南通社会自治模式的思想探索 | 第25-28页 |
·南通社会自治模式的实践探索 | 第28-32页 |
·南通社会自治之组织 | 第28-29页 |
·南通社会自治之实践 | 第29-32页 |
·南通模式中的精英自治与民众参与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南通模式 | 第34-40页 |
·南通模式与国家的关系 | 第34-37页 |
·与国家的抗争 | 第34-35页 |
·对国家的依靠 | 第35-37页 |
·南通模式与社会的关系 | 第37-38页 |
·“国家—社会”关系下的南通模式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南通模式的理论反思 | 第40-52页 |
·以社会自治代替国家强制 | 第40-42页 |
·社会治理新思路——多主体多中心治理 | 第42-44页 |
·新时期“企业—国家—社会”的角色定位 | 第44-52页 |
·企业的新角色—企业公民 | 第44-47页 |
·国家的新角色 | 第47-49页 |
·社会的新角色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