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机构持股对非公平关联交易抑制效果的研究--以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选题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框架和创新点第12-14页
  一、研究思路第12页
  二、结构框架第12-13页
  三、创新点第13-14页
 第三节 概念的辨析与界定第14-17页
  一、非公平关联交易第14-16页
  二、机构持股第16-17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第17-26页
 第一节 非公平关联交易参与人的变化第17-19页
  一、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第17页
  二、一股独大第17-19页
 第二节 我国的市场环境与非公平关联交易第19-21页
  一、信息不对称与非公平关联交易第19-20页
  二、中小股东的无为与非公平关联交易第20页
  三、证券监督部门的监管与非公平关联交易第20-21页
 第三节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非公平关联交易第21-24页
  一、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非公平关联交易第21-23页
  二、机构投资者不能抑制非公平关联交易第23页
  三、不同机构投资者发挥不同的抑制作用第23-24页
 第四节 小结第24-26页
第三章 非公平关联交易与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分析第26-36页
 第一节 非公平关联交易特征分析第26-31页
  一、非公平关联交易产生的原因第26-27页
  二、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度量第27-28页
  三、制造业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现状分析第28-31页
 第二节 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分析第31-36页
  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历程第31-32页
  二、制造业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的现状分析第32-34页
  三、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功能第34-36页
第四章 实证分析第36-52页
 第一节 研究假设第36-38页
  一、机构整体持股与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关系分析第36-37页
  二、机构异质性与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关系分析第37页
  三、机构持股期限与索取型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关系分析第37-38页
 第二节 研究设计第38页
 第三节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第38-41页
  一、变量定义第38-40页
  二、模型设计第40-41页
 第四节 机构整体持股与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实证分析第41-46页
  一、机构整体持股与索取型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实证分析第41-44页
  二、机构整体持股与付出型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实证分析第44-46页
 第五节 机构异质性与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实证分析第46-48页
 第六节 机构持股期限与索取型非公平关联交易的实证分析第48-50页
 第七节 内生性检验第50-52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52-56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2-53页
 第二节 建议第53-55页
  一、合理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第53页
  二、进一步培养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第53-54页
  三、加强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平关联交易的管制第54页
  四、提高我国中小股东的自我保护意识第54-55页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方向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第60-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治关联、财务重述与高管变更--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下一篇:控股股东减持与盈余管理--基于不同股市环境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