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写作意图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页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第2章 悔罪表现的基本理论 | 第10-14页 |
·悔罪表现的概述 | 第10-11页 |
·概念 | 第10页 |
·特征 | 第10-11页 |
·悔罪表现的本质 | 第11-14页 |
·道德基础 | 第11-12页 |
·人身危险性的体现 | 第12-14页 |
第3章 悔罪表现的表现方式 | 第14-22页 |
·犯罪中的悔罪表现 | 第14-16页 |
·自动中止的行为 | 第14页 |
·积极救助被害人的行为 | 第14-15页 |
·积极挽救损失的行为 | 第15-16页 |
·犯罪后的悔罪表现 | 第16-22页 |
·自首行为 | 第16-17页 |
·坦白行为 | 第17页 |
·立功行为 | 第17-19页 |
·向被害人悔罪 | 第19页 |
·积极退赔退赃行为 | 第19-20页 |
·行刑中的认罪服法 | 第20-22页 |
第4章 我国悔罪表现的立法缺陷与司法不足 | 第22-29页 |
·悔罪表现在立法上的缺陷 | 第22-25页 |
·无全面、可操作的立法规定 | 第22-23页 |
·悔罪表现类型不明确 | 第23-24页 |
·对悔罪者司法程序保障不够 | 第24-25页 |
·悔罪表现在司法实践中的不足 | 第25-29页 |
·对悔罪表现的司法认定尺度不一 | 第25-26页 |
·悔罪表现的认定忽视主观因素 | 第26-27页 |
·减刑和假释裁定中的不足 | 第27-29页 |
第5章 我国悔罪表现的立法完善与司法改进 | 第29-36页 |
·立法完善 | 第29-32页 |
·将悔罪表现法定化 | 第29-30页 |
·借鉴国外的规定,明确悔罪表现的类型 | 第30-31页 |
·将悔罪表现规定为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及普通程序简易审的情形 | 第31-32页 |
·司法改进 | 第32-36页 |
·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统一悔罪表现的认定标准 | 第32-33页 |
·量刑时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 | 第33-34页 |
·减刑和假释裁定中的完善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