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贡献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7页
一、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理论创立和发展第17-20页
 (一)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的创立者第17页
 (二) 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的历史进程第17-18页
 (三) 毛泽东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的路径第18-20页
二、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第20-27页
 (一)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20-22页
 (二) 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三) 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风要求第24-25页
 (四) 强调调查研究,揭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第25页
 (五)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第25-27页
三、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贡献第27-33页
 (一) 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第27-29页
 (二) 揭示了革命与战争的时代特征第29-30页
 (三) 揭示了新时代需要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30-33页
四、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贡献第33-38页
 (一)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第33-35页
 (二) 高素质的理论家队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军第35页
 (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第35-36页
 (四)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法宝第36-38页
五、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的当代启示第38-42页
 (一)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第38页
 (二) 认清国际形势与国情特征,及时回答时代课题并探索相关规律第38-39页
 (三)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第39页
 (四) 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特点第39-40页
 (五) 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第40页
 (六) 不断探索宣传形式的与时俱进,宣传方式适合大众第40-41页
 (七) 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不断指导中国具体实际第41-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后记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研究
下一篇: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