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开展现状和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课题研究工作和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各种光调制和解调分析 | 第14-30页 |
·光调制器 | 第14-16页 |
·各种调制格式 | 第16-24页 |
·DPSK 光调制 | 第18-20页 |
·DQPSK 光调制 | 第20-22页 |
·DP-QPSK 光调制 | 第22-24页 |
·几种不同调制格式下的信号光接收技术 | 第24-30页 |
·DPSK 信号光接收 | 第24-26页 |
·DQPSK 信号光接收 | 第26-27页 |
·DP-QPSK 信号光接收 | 第27-30页 |
第3章 相干光接收技术基本原理 | 第30-38页 |
·相干检测 | 第30-32页 |
·光零差检测和外差检测 | 第32-35页 |
·相干光接收原理-零差检测 | 第35-38页 |
第4章 DP-QPSK 光模块主要功能和基本设计 | 第38-53页 |
·模块设计目标 | 第38-40页 |
·模块主要功能及关键指标 | 第40-41页 |
·模块发送侧基本原理 | 第41-43页 |
·模块接收侧基本原理 | 第43-48页 |
·DSP 算法基本原理 | 第44-47页 |
·软判决算法基本原理 | 第47-48页 |
·模块相关协议与标准 | 第48-53页 |
·发送侧核心器件标准 | 第48-50页 |
·接收侧核心组件标准 | 第50-53页 |
第5章 40GBPS DP-QPSK 光模块原型功能实验与分析 | 第53-77页 |
·均衡及偏振解复用算法与仿真系统研究 | 第53-64页 |
·CMA 算法 | 第54-56页 |
·LMS 算法 | 第56-58页 |
·两种均衡算法的比较 | 第58页 |
·仿真系统研究 | 第58-64页 |
·DP-QPSK 调制器工作点控制 | 第64-71页 |
·总体设计 | 第64-66页 |
·实现原理 | 第66-67页 |
·具体实施方案 | 第67-71页 |
·发射端模块调试 | 第71-7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附录 2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