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2页 |
·干旱现状及其危害 | 第12-14页 |
·干旱现状 | 第12-13页 |
·干旱对植物的伤害 | 第13-14页 |
·植物抗旱机制 | 第14-15页 |
·植物抵御干旱胁迫的机制 | 第14页 |
·干旱胁迫下植物抗氧化机制研究 | 第14-15页 |
·植物类黄酮及其抗氧化功能 | 第15-21页 |
·类黄酮的分类、分布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 第15-16页 |
·植物体内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 第16-17页 |
·类黄酮抗氧化功能 | 第17-19页 |
·类黄酮抗氧化能力及测定 | 第17-18页 |
·干旱胁迫下植物类黄酮抗氧化功能 | 第18-19页 |
·花生类黄酮及其抗氧化功能研究 | 第19-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6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试验设计及方法 | 第22-30页 |
·花生幼苗的培养 | 第22页 |
·花生叶片类黄酮成分鉴定—显色反应 | 第22-23页 |
·花生叶片类黄酮抗氧化活性测定试验 | 第23页 |
·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测定方案优化 | 第23-28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23-25页 |
·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测定条件确定试验 | 第25-28页 |
·花生萌发过程及幼苗不同器官类黄酮含量测定 | 第28页 |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影响试验 | 第28页 |
·不同花生品种叶片类黄酮积累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28-29页 |
·花生叶片类黄酮合成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对干旱的响应 | 第29页 |
·外源芦丁预处理试验 | 第29页 |
·花生抗旱性室内鉴定 | 第29-30页 |
·PEG 最佳处理浓度确定试验 | 第29页 |
·不同品种抗旱性鉴定试验 | 第29-30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0-35页 |
·花生叶片类黄酮抗氧化活性 | 第30-31页 |
·PAL、CHS 和 CHI 酶活性 | 第31页 |
·PAL、CHS 和 CHI 基因表达量 | 第31-35页 |
·MDA、H-2O2、O2、叶绿素含量和 SOD 酶活性 | 第35页 |
·其他测定 | 第35页 |
·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60页 |
·花生叶片类黄酮的成分 | 第36页 |
·花生萌发过程及幼苗不同器官的类黄酮含量 | 第36-37页 |
·花生萌发过程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第36-37页 |
·花生幼苗不同器官的类黄酮含量 | 第37页 |
·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37-40页 |
·PEG 胁迫下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7-38页 |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花生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第38-40页 |
·干旱胁迫下不同花生品种叶片类黄酮的积累规律 | 第40-43页 |
·PEG 胁迫下不同品种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第40-42页 |
·不同花生品种重度干旱胁迫及复水后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 第42-43页 |
·花生不同品种类黄酮合成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第43-51页 |
·PEG 胁迫下类黄酮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 第43-46页 |
·PEG 胁迫下花生叶片 PAL 酶活性变化 | 第43-44页 |
·PEG 胁迫下花生叶片 CHS 酶活性变化 | 第44-45页 |
·PEG 胁迫下花生叶片 CHI 酶活性变化 | 第45-46页 |
·PEG 胁迫下 PAL、CHS 和 CHI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第46-47页 |
·PEG 胁迫下花生叶类黄酮含量的响应规律 | 第47-48页 |
·不同品种类黄酮积累与合成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分析 | 第48-51页 |
·花生叶片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 | 第51-57页 |
·花生叶片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51-52页 |
·外源芦丁对干旱胁迫下不同花生品种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52-57页 |
·花生抗旱性鉴定 | 第57-60页 |
·花生抗旱性鉴定条件 | 第57-58页 |
·不同花生品种的抗旱性 | 第58-60页 |
4 讨论 | 第60-67页 |
·花生叶片类黄酮成分及其含量测定 | 第60页 |
·花生萌发过程及幼苗不同器官类黄酮的含量 | 第60-61页 |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花生叶片类黄酮的积累规律 | 第61-62页 |
·不同花生品种叶片类黄酮的差异 | 第62-63页 |
·不同花生品种类黄酮合成酶响应干旱胁迫的机制 | 第63-64页 |
·花生叶片类黄酮的抗氧化功能 | 第64-65页 |
·不同花生品种评价 | 第65-67页 |
5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