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本文观点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不足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构 | 第14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14-15页 |
2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相关理论分析 | 第15-27页 |
·会计的确认基础 | 第15-17页 |
·收付实现制 | 第15-16页 |
·权责发生制 | 第16-17页 |
·政府会计的概念 | 第17-19页 |
·政府会计的定义 | 第17-18页 |
·政府会计的目标 | 第18-19页 |
·OECD国家政府会计基础选择情况 | 第19-20页 |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概况 | 第20-22页 |
·我国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的关系 | 第22-27页 |
·财政总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的区别联系 | 第23-24页 |
·财政总预算会计扩展为政府会计的可能性 | 第24-27页 |
3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35页 |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 | 第27-29页 |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27-29页 |
·财政总预算会计简况 | 第29页 |
·我国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现行预算会计预算约束力不强 | 第30页 |
·现行预算会计反映资金运动的范围过窄 | 第30-31页 |
·现行预算会计的收付实现制基础弊端百出 | 第31-35页 |
4 政府会计改革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35-43页 |
·改革背景 | 第35-36页 |
·美国政府会计改革的逐步拓展模式 | 第36-38页 |
·意大利政府会计改革的分布到位模式 | 第38-39页 |
·新西兰政府会计改革的一部到位模式 | 第39-41页 |
·对中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启示 | 第41-43页 |
5 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措施 | 第43-49页 |
·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的配套措施 | 第43-44页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 第43-44页 |
·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财务信息网络系统 | 第44页 |
·制定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明确政府会计的目标和核算范围 | 第44-45页 |
·制定政府会计准则 | 第44-45页 |
·确定政府会计目标和核算范围 | 第45页 |
·编制政府财务报告 | 第45页 |
·循序渐进的引入权责发生制 | 第45-49页 |
·对政府经营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进行区分 | 第46页 |
·对政府资产进行权责发生制核算 | 第46页 |
·对政府负债进行权责发生制核算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