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宁民国日报》(1931-1937)广告看广西“模范省”社会状况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图表目录 | 第9-11页 |
|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缘起与价值 | 第11-14页 |
| ·选题缘起 | 第11-1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 ·关于《南宁民国日报》的研究 | 第14-15页 |
| ·关于《南宁民国日报》报纸广告的研究 | 第15页 |
| ·关于报纸广告和社会变迁、社会状况的研究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6-20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6-17页 |
| ·定量分析法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及广告的划分依据 | 第17-20页 |
| 第一章 “新桂系”掌权下广西“模范省”综述 | 第20-27页 |
| ·“新桂系”掌权下的广西 | 第20-24页 |
| ·广西“模范省” | 第24-27页 |
| 第二章 “模范省”时期《南宁民国日报》广告综述 | 第27-46页 |
| ·“模范省”时期的《南宁民国日报》广告 | 第27-31页 |
| ·报纸广告发展情况 | 第27页 |
| ·“模范省”背景下《南宁民国日报》广告的传播特色 | 第27-31页 |
| ·名目繁多的报纸广告 | 第31-33页 |
| ·纷繁的广告关系 | 第31-33页 |
| ·广告类型 | 第33页 |
| ·独特的广告编排设计 | 第33-42页 |
| ·广告的编排特点 | 第33-34页 |
| ·独特的呈现方式 | 第34-40页 |
| ·相对规范的广告分类 | 第40-42页 |
| ·从软广告看广告营销新变化 | 第42-46页 |
| ·广告文学化 | 第42-43页 |
| ·新的软广告形式 | 第43-46页 |
| 第三章 从报纸广告看社会状况 | 第46-85页 |
| ·从公益广告看爱国力量的发展 | 第46-50页 |
| ·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货” | 第46-49页 |
| ·抗日救亡的爱国力量 | 第49-50页 |
| ·从科教广告看民主与科学的进步 | 第50-53页 |
| ·彰显民主气息 | 第51页 |
| ·科教事业的蓬勃发展 | 第51-53页 |
| ·从个人信息传播看社会的进步 | 第53-57页 |
| ·个人信息传播空间的拓宽 | 第54-55页 |
| ·从个人观念转变看社会进步 | 第55-57页 |
| ·从日常消费与休闲娱乐广告看物质条件的改善 | 第57-65页 |
| ·从日常生活消费品看物质状况 | 第57-61页 |
| ·休闲娱乐与精神生活 | 第61-65页 |
| ·从医药广告看民众体质 | 第65-70页 |
| ·药品广告的各种形式 | 第66-69页 |
| ·民众身体素质 | 第69-70页 |
| ·从法律广告看社会法制观念的转变 | 第70-72页 |
| ·透过广告窥视胶着的女性地位和形象 | 第72-77页 |
| ·社会思潮解放背景下女性地位的改观 | 第73-74页 |
| ·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 | 第74-75页 |
| ·女性固有“弱势”和女性新形象的胶着状态 | 第75-77页 |
| ·广告经营背后被忽略的消极影响 | 第77-85页 |
| 结语 | 第85-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