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果树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南京地区为例
|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 ·观赏果树的景观价值 | 第9页 |
| ·观赏果树的生态价值 | 第9-10页 |
| ·观赏果树的经济价值 | 第10页 |
| ·观赏果树的社会价值 | 第10-11页 |
| ·观赏果树国内外应用概述 | 第11-13页 |
| ·国外应用概述 | 第11-12页 |
| ·国内应用概述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案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观赏果树概述 | 第15-23页 |
| ·观赏果树的概念 | 第15页 |
| ·观赏果树的种类和品种 | 第15-23页 |
| ·落叶乔木 | 第15-18页 |
| ·常绿乔木 | 第18-19页 |
| ·灌木 | 第19-21页 |
| ·藤本 | 第21-22页 |
| ·草本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研究区域背景分析 | 第23-25页 |
| ·南京市概况与自然条件 | 第23-24页 |
| ·南京市概况 | 第23页 |
| ·自然条件 | 第23-24页 |
|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概况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南京市观赏果树应用现状调查 | 第25-40页 |
| ·公园绿地 | 第26-29页 |
| ·应用种类和形式 | 第27-29页 |
| ·应用情况分析 | 第29页 |
| ·防护绿地 | 第29-30页 |
| ·应用种类和形式 | 第29-30页 |
| ·应用情况分析 | 第30页 |
| ·附属绿地 | 第30-37页 |
| ·应用种类和形式 | 第31-37页 |
| ·应用情况分析 | 第37页 |
| ·小结 | 第37-40页 |
| 第五章 南京地区观赏果树景观设计 | 第40-48页 |
| ·南京地区优良观赏果树种类推荐 | 第40-42页 |
| ·种类筛选原则 | 第40页 |
| ·优良观赏果树种类推荐 | 第40-42页 |
| ·观赏果树配置与造景的原则 | 第42-43页 |
| ·生态性原则 | 第42-43页 |
| ·科学性原则 | 第43页 |
| ·景观艺术性原则 | 第43页 |
| ·文化性原则 | 第43页 |
| ·观赏果树配置与造景的形式 | 第43-46页 |
| ·孤植 | 第43-44页 |
| ·丛植 | 第44页 |
| ·群植 | 第44-45页 |
| ·林植 | 第45页 |
| ·列植 | 第45页 |
| ·对植 | 第45-46页 |
| ·观赏果树在公园绿地中的配置与造景 | 第46页 |
| ·配置与造景的原则 | 第46页 |
| ·配置与造景的形式 | 第46页 |
| ·观赏果树在防护绿地中的配置与造景 | 第46-47页 |
| ·配置与造景的原则 | 第46页 |
| ·配置与造景的形式 | 第46-47页 |
| ·观赏果树在附属绿地中的配置与造景 | 第47页 |
| ·配置与造景的原则 | 第47页 |
| ·配置与造景的形式 | 第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六章 南京地区观赏果树景观设计的实例研究 | 第48-64页 |
| ·六合东门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第48-51页 |
| ·前期分析 | 第48页 |
| ·总体设计 | 第48-50页 |
| ·观赏果树在详细设计中的应用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页 |
| ·南京机场东路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方案 | 第51-57页 |
| ·基地概况及分析 | 第51页 |
| ·设计定位及构思 | 第51-52页 |
| ·设计原则 | 第52页 |
| ·详细设计 | 第52-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南京杏花春创意农业园景观规划 | 第57-64页 |
| ·规划基地概况 | 第57页 |
| ·现状 SWOT 分析 | 第57-58页 |
| ·规划主题及定位 | 第58-59页 |
| ·观赏果树的应用研究 | 第59-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 ·本文研究结论 | 第64页 |
|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 ·研究前景 | 第64-65页 |
| ·不足之处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附录1 图片索引 | 第68-69页 |
| 附录2 表格索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