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目的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社会工作专业外研究 | 第8-9页 |
·社会工作专业内研究 | 第9-10页 |
·理论依据 | 第10-12页 |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第10-11页 |
·认知行为理论 | 第11-12页 |
·符号互动论 | 第12页 |
·基本概念阐述 | 第12-14页 |
·学校社会工作概论 | 第12-13页 |
·城乡接合部界定 | 第13页 |
·同学关系的内涵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城乡接合部初中生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第16-22页 |
·城乡接合部初中生面临的问题 | 第16-20页 |
·心理问题 | 第16-18页 |
·能力问题 | 第18-19页 |
·环境问题 | 第19-20页 |
·原因分析 | 第20-22页 |
·自身问题 | 第20页 |
·家庭方面 | 第20-21页 |
·学校方面 | 第21页 |
·社区和社会方面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城乡接合部初中的分析 | 第22-29页 |
·学校社会工作在城乡接合部初中的适用性 | 第22-24页 |
·城乡接合部初中学生工作现状 | 第22-23页 |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城乡接合部初中的优势分析 | 第23-24页 |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城乡接合部初中的可行途径 | 第24-29页 |
·个案工作的介入途径 | 第24-26页 |
·小组工作的介入途径 | 第26-27页 |
·社区工作的介入途径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工作过程与探索——以协调不同户籍背景同学关系例 | 第29-43页 |
·研究实施的背景 | 第29-30页 |
·西安市C中学情况简介 | 第29-30页 |
·城乡接合部初中的学生构成 | 第30页 |
·工作方法的选择 | 第30-32页 |
·小组工作的优势分析 | 第30-31页 |
·小组工作要素与背景资料 | 第31-32页 |
·小组工作的应用与分析 | 第32-43页 |
·小组主题与目标 | 第32-33页 |
·小组活动阶段和分析 | 第33-40页 |
·效果评估及小结 | 第40-4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第43-45页 |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研究局限 | 第43-44页 |
·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一: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同学关系情况调查问卷 | 第47-50页 |
附录二:城乡接合部地区初中同学关系情况访谈大纲 | 第50页 |
附录三:学生工作开展情况访谈大纲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