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 ·底栖动物简介 | 第9页 |
| ·底栖动物的类别 | 第9-11页 |
| ·底栖动物的生态效应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3-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 第17-29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7-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9页 |
| ·调查时间及位点 | 第18-23页 |
| ·水样采集 | 第23-24页 |
| ·现场理化指标测定 | 第24页 |
| ·水质指标的监测方法 | 第24-25页 |
| ·底栖动物的采集方法 | 第25页 |
| ·数据计算和分析方法 | 第25-29页 |
| 第三章 东江干流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 | 第29-41页 |
| ·采样位点水环境物理参数 | 第29-31页 |
| ·水环境化学参数时空特征 | 第31-38页 |
| ·总氮(TN)时空变化特征 | 第32页 |
| ·氨氮(NH_4~+-N)时空变化特征 | 第32-33页 |
| ·硝氮(NO_3~--N)时空变化特征 | 第33-34页 |
| ·总磷(TP)时空变化特征 | 第34-35页 |
| ·生化需氧量(COD_(Mn))时空变化特征 | 第35-36页 |
| ·叶绿素 a(Chl-a.)时空变化特征 | 第36-37页 |
| ·悬浮物(SS)时空变化特征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 第四章 东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 第41-51页 |
|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 | 第41-42页 |
| ·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42-46页 |
| ·东江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相对密度 | 第46-47页 |
| ·东江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 第五章 东江大型底栖动物环境指示作用 | 第51-57页 |
| ·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 第51页 |
| ·生物参数评价水质 | 第51-52页 |
| ·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及评价等级 | 第52-53页 |
| ·BI 指数评价结果及评价等级 | 第53-55页 |
| ·生物指数与环境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 ·创新点 | 第58页 |
|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学术活动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