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政府应对网络舆论措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20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理论工具第18页
   ·结构安排和创新点第18-20页
2 网络舆论的内涵第20-27页
   ·舆论与网络舆论的定义第20-21页
   ·网络舆论的形成路径第21-22页
     ·针对某一事件发表个人意见,形成舆论源头第21页
     ·意见的交锋,促进事件升级第21页
     ·人气积聚形成合力,去伪存真推进网络融合第21-22页
     ·网络总动员和传统媒体介入,形成舆论风潮第22页
   ·网络舆论的主要传播形式第22-23页
     ·论坛发言第22页
     ·博客第22-23页
     ·微博第23页
     ·即时通讯第23页
   ·网络舆论的特点第23-27页
     ·主体的隐匿性第23-24页
     ·内容的丰富性第24-25页
     ·形成的快速性第25页
     ·内容的非理性第25-27页
3 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现状第27-31页
   ·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的时间越来越及时第27-28页
   ·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应对意识越来越强第28-29页
   ·政府网络舆论回应大多“避重就轻”第29-31页
4 我国政府在应对网络舆论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1-37页
   ·我国政府在应对网络舆论时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政府和主流媒体缺位,信息流动不对称第31页
     ·网络把关缺失、消息无限扩散第31-32页
     ·政府对网络舆论事件反应滞后第32页
     ·政府网络舆论应对引导与控制能力不足,处理手段单一第32-33页
   ·我国政府在应对网络舆论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7页
     ·网络舆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第33页
     ·缺乏健全的网络舆论应对机制第33-34页
     ·缺乏完善的政府信息发布方式第34-35页
     ·缺乏独立的网络舆论突发事件治理机构第35-37页
5 完善政府网络舆论应对的措施第37-48页
   ·政府应对网络舆论事件应该遵循的的基本原则第38-39页
     ·真实客观原则第38页
     ·及时告知原则第38页
     ·平衡报道原则第38-39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39页
   ·政府应构建网络立法体系第39-41页
     ·建设法定的信息发布机制第40页
     ·建设规范的网络运行机制第40-41页
   ·政府应建立网络舆论预警机制第41-42页
     ·对关键时间、关键地点进行严密监控第41页
     ·对敏感事件进行监控第41页
     ·对关键情绪进行实时掌握第41-42页
   ·政府应以信息公开的形式稳定人心第42-44页
     ·政府主动及时公开信息,营造透明的网络舆论氛围第42页
     ·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公开与补充,为网络舆论增添人性化特征第42-43页
     ·信息发布的态度要端正、方法要恰当第43-44页
   ·政府应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第44-46页
     ·成立网络舆论引导队伍第44-45页
     ·通过主流网站发表观点第45页
     ·组织专家学者发表意见第45页
     ·依靠理性的“意见领袖”引导网络舆论第45-46页
   ·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第46-48页
     ·增强政府主管部门应对网络舆论的意识第46-47页
     ·完善政府部门责任追究机制第47-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研究--以汶川地震为例
下一篇:我国政务微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