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行走散文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第1章 行走散文的兴起及其原因 | 第14-26页 |
·散文中行走元素的社会语境 | 第14-16页 |
·转变期的时代背景 | 第14-15页 |
·社会观念的变革 | 第15-16页 |
·散文中行走元素的观念背景 | 第16-19页 |
·重温故乡路 | 第16-17页 |
·行走者的观念 | 第17-19页 |
·游历“天下”景观 | 第19页 |
·旅游和行走下的文化与民族情结 | 第19-23页 |
·旅游和行走下的文化与民族情结 | 第19-21页 |
·在旅游和行走中体验与反思 | 第21-23页 |
·新时期行走散文兴起的原因 | 第23-26页 |
·传媒和出版业的推动力 | 第23-25页 |
·“文化热”的作用 | 第25-26页 |
第2章 行走散文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 第26-35页 |
·行走散文的思想价值 | 第26-29页 |
·追求自然的和谐 | 第26-27页 |
·追求自然美的触动 | 第27-28页 |
·追求生命自由的渴盼 | 第28-29页 |
·行走散文的艺术价值 | 第29-35页 |
·鲜明的主题 | 第29-30页 |
·深刻的文化内涵 | 第30-32页 |
·情与理的融合与统一 | 第32页 |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 第32-35页 |
第3章 个案研究——余秋雨的行走散文 | 第35-42页 |
·余文的主题与行走关系 | 第35-37页 |
·寻根觅道的行走主题 | 第35-36页 |
·余文的行走元素 | 第36-37页 |
·余文中的语言特点与精巧结构 | 第37-42页 |
·触动心灵的语言 | 第37-39页 |
·精巧的文体结构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