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及目的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智能电网与主动负荷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主动负荷需求响应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需求响应行为评估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论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主动负荷互动响应行为特征分析框架 | 第18-24页 |
·引言 | 第18页 |
·主动负荷系统的定义 | 第18-20页 |
·互动响应行为特征分析框架体系 | 第20-23页 |
·用电需求与用能需求的关系 | 第20页 |
·互动响应行为特征分析框架体系 | 第20-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主动负荷互动响应行为过程特征分析 | 第24-30页 |
·互动响应行为过程特征的分析要素 | 第24页 |
·互动响应行为过程特征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 第24-25页 |
·互动响应行为过程特征评价指标的抽象和提取 | 第25-29页 |
·从主动负荷系统用能需求角度提取的指标 | 第25-27页 |
·从主动负荷系统用电需求角度提取的指标 | 第27-28页 |
·从主动负荷系统与电网和DRE的交互能力角度提取的指标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风电冰蓄冷联合主动负荷系统需求响应优化建模 | 第30-42页 |
·风电冰蓄冷联合主动负荷系统设计 | 第30-32页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系统能源供应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冰蓄冷空调系统需求响应功能分析 | 第32-36页 |
·冰蓄冷空调系统及功能简述 | 第32-35页 |
·工作方式与响应策略分析 | 第35-36页 |
·需求响应行为优化建模 | 第36-41页 |
·需求响应行为的经济性分析 | 第37-38页 |
·数学模型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算例分析 | 第42-54页 |
·响应行为优化分析 | 第42-51页 |
·算例数据 | 第42-44页 |
·求解方法 | 第44-45页 |
·结果分析 | 第45-51页 |
·响应过程行为特征评价 | 第51-53页 |
·算例数据 | 第51-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