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13页 |
| ·法律法规、设计准则研究 | 第11页 |
| ·国内外反应堆保护技术调研 | 第11-12页 |
| ·系统研发 | 第12-13页 |
| 第2章 数字化反应堆保护系统的设计准则及法规 | 第13-19页 |
| ·反应堆保护系统在设计和建造阶段应遵循的法规、标准 | 第13-15页 |
| ·反应堆保护系统的设计基准 | 第15-19页 |
| 第3章 国内外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现状调研 | 第19-22页 |
| ·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 | 第19页 |
| ·田湾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 | 第19-20页 |
| ·岭澳二期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 | 第20-21页 |
| ·美国西屋公司的 AP1000 三代核电反应堆保护系统 | 第21-22页 |
| 第4章 反应堆保护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22-31页 |
| ·反应堆保护系统的位置和作用 | 第22-24页 |
| ·反应堆保护系统的逻辑控制 | 第24-25页 |
| ·安全极限和反应堆保护系统紧急停堆整定值 | 第25-27页 |
| ·安全联锁信号 | 第27-31页 |
| 第5章 反应堆保护系统接口 | 第31-38页 |
| ·与 I&C 系统接口 | 第31-34页 |
| ·与流体和工艺系统接口 | 第34-36页 |
| ·人机接口 | 第36-37页 |
| ·机械接口 | 第37-38页 |
| 第6章 反应堆保护系统的整体结构 | 第38-43页 |
| ·结构要求 | 第38-39页 |
| ·反应堆保护机柜(RPCs) | 第39-40页 |
| ·专设安全设施驱动系统(ESFAS) | 第40-41页 |
| ·PAMS 结构 | 第41-43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43页 |
| ·展望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0-51页 |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
| 获奖情况 | 第51页 |
| 工作经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