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葛根素蚕蛹油混悬剂口服生物利用度及抗氧化损伤功能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略语第7-8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1页
 1 蚕蛹以及蚕蛹油研究进展第11-13页
   ·蚕蛹第11-12页
   ·蚕蛹油第12-13页
 2 葛根素的研究进展第13-17页
   ·化学成分及结构式第13-14页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第14-17页
 3 氧化损伤第17-18页
 4 实验方案设计第18-21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实验流程图第20-21页
第二章 葛根素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1-28页
 1 仪器、药品与动物第21页
   ·仪器第21页
   ·药品与动物第21页
 2 实验方法第21-23页
   ·血清中葛根素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1-22页
   ·方法的专属性考察第22页
   ·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第22-23页
   ·稳定性考察第23页
 3 结果第23-27页
   ·方法的专属性考察结果第23-25页
   ·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结果第25-26页
   ·稳定性考察结果第26-27页
 4 讨论第27-28页
第三章 蚕蛹油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对葛根素口服吸收的初步研究第28-33页
 1 材料与仪器第28页
   ·材料第28页
   ·仪器第28页
 2 实验部分第28-29页
   ·蚕蛹油成分分析第28-29页
   ·蚕蛹油对葛根素口服吸收的初步研究第29页
 3 实验结果第29-31页
   ·蚕蛹油成分分析结果第29-30页
   ·蚕蛹油对葛根素口服吸收影响的实验结果第30-31页
 4 讨论第31-33页
第四章 葛根素蚕蛹油混悬剂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第33-36页
 1 材料、仪器与试剂配制第33页
   ·材料第33页
   ·仪器第33页
   ·药物配制第33页
 2 实验方法第33-34页
   ·实验动物及分组第33-34页
   ·数据处理第34页
 3 实验结果第34-35页
 4 讨论第35-36页
第五章 葛根素蚕蛹油混悬剂的急性毒性实验及耐氧实验研究第36-40页
 1 材料与动物第36页
 2 药物配制第36页
 3 实验方法第36-37页
   ·急性毒性实验第36-37页
   ·常压耐缺氧实验第37页
   ·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第37页
 4 实验结果第37-39页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第37-38页
   ·常压耐缺氧实验结果第38-39页
   ·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结果第39页
 5 讨论第39-40页
第六章 葛根素蚕蛹油混悬剂抗氧化损伤实验第40-61页
 1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0-45页
   ·试剂与材料第40页
   ·药物与试剂配制第40-41页
   ·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第41页
   ·样品采集第41页
   ·生化指标的检测第41-45页
 2 实验结果第45-59页
   ·葛根素蚕蛹油混悬剂对小鼠肝指数的影响第45-46页
   ·葛根素蚕蛹油混悬剂对小鼠血清、肝脏中 MDA 含量的影响第46-49页
   ·葛根素蚕蛹油混悬剂对小鼠血清、肝脏中 SOD 含量的影响第49-50页
   ·葛根素蚕蛹油混悬剂对小鼠血清、肝脏中 GSH-PX 含量的影响第50-52页
   ·葛根素蚕蛹油混悬剂对小鼠血清、肝脏中 GSH 含量的影响第52-53页
   ·葛根素蚕蛹油混悬剂对小鼠血清、肝脏中 T-AOC 含量的影响第53-55页
   ·葛根素蚕蛹油混悬剂对小鼠血清、肝脏中蛋白质羰基含量的影响第55-56页
   ·葛根素蚕蛹油混悬剂对小鼠 IL-6 和 TNF-α转录水平的影响第56-59页
 3 讨论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蛹虫草活性组分的提取及其抗肿瘤效果的研究
下一篇:家蚕表达CTB-APSL融合蛋白及其抗2型糖尿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