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1页 |
·当归早期抽薹 | 第8-10页 |
·当归的功效及地理分布 | 第8页 |
·当归提前抽薹的危害 | 第8-9页 |
·影响当归早抽薹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 第9-10页 |
·影响植物抽薹开花的内外因素 | 第10-13页 |
·植物激素测定方法 | 第13-17页 |
·生物测定法 | 第14页 |
·理化测定法 | 第14-16页 |
·光谱测定法 | 第14-15页 |
·色谱测定法 | 第15-16页 |
·免疫测定法 | 第16-17页 |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17-20页 |
·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 第17-19页 |
·抗血清的制备与鉴定 | 第19-20页 |
·实验研究的意义、目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植物激素抗体的制备及检验 | 第21-27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1页 |
·试剂 | 第21页 |
·仪器 | 第21页 |
·免疫动物 | 第21页 |
·全抗原的制备及检测 | 第21-23页 |
·IAA抗原合成步骤 | 第21页 |
·ABA抗原合成步骤 | 第21-22页 |
·人工合成抗原的检测鉴定 | 第22页 |
·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检测 | 第22-23页 |
·免疫反应 | 第22页 |
·试血 | 第22-23页 |
·采全血及抗血清的收集 | 第23页 |
·抗血清效价检测 | 第23页 |
·结果分析 | 第23-27页 |
·人工抗原的检测鉴定 | 第23-25页 |
·小鼠试血结果 | 第25页 |
·人工抗体检测结果 | 第25-27页 |
第三章 ELISA法测定当归抽薹与未抽薹植株的内源激素 | 第27-3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27-28页 |
·试剂 | 第27页 |
·仪器设备及工具 | 第27页 |
·材料采集 | 第27-28页 |
·ELISA测定植物激素条件建立 | 第28-29页 |
·IAA组ELISA法条件建立 | 第28-29页 |
·ABA组ELISA法条件建立 | 第29页 |
·激素标品的甲酯化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9-30页 |
·重氮甲烷的制备 | 第29页 |
·激素标品的甲酯化 | 第29页 |
·激素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9-30页 |
·当归植株内源激素的测定 | 第30-31页 |
·激素样品提取 | 第30-31页 |
·植物激素的测定 | 第31页 |
·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当归材料中IAA含量测定结果 | 第31-32页 |
·当归材料中ABA含量测定结果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当归植株各部分其他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 第34-42页 |
·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34页 |
·仪器设备 | 第34页 |
·试剂 | 第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8页 |
·样品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测定 | 第34-35页 |
·样品淀粉酶活性测定 | 第35-37页 |
·样品淀粉磷酸化酶活性测定 | 第37-38页 |
·样品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38页 |
·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当归材料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分析 | 第38-39页 |
·当归材料淀粉酶活性分析 | 第39-40页 |
·当归材料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分析 | 第40-41页 |
·当归材料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 | 第41-42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42-44页 |
·激素人工抗原、抗体的制备与检测 | 第42页 |
·当归材料内源激素IAA与ABA的含量 | 第42-43页 |
·当归材料其他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