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全息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1-16页 |
·光学全息和数字全息的特点以及在测量领域内的应用 | 第16-18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2章 光学及数字全息记录及再现的理论基础 | 第21-43页 |
·光学全息的记录及再现 | 第21-24页 |
·光学全息的记录 | 第21-22页 |
·光学全息的再现 | 第22-24页 |
·数字全息的记录与再现 | 第24-27页 |
·数字全息的记录 | 第24-25页 |
·数字全息的再现 | 第25-26页 |
·光学全息和数字全息的比较 | 第26-27页 |
·几种典型的全息图 | 第27-31页 |
·菲涅耳全息图 | 第27-29页 |
·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 第29-30页 |
·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 第30-31页 |
·数字全息记录条件分析 | 第31-38页 |
·利用平面光波获得菲涅耳数字全息图的记录条件分析 | 第31-35页 |
·利用点源获得菲涅耳数字全息图的记录条件分析 | 第35-38页 |
·数字全息的再现算法 | 第38-42页 |
·菲涅耳变换法 | 第39-40页 |
·卷积法 | 第40页 |
·角谱法 | 第40-41页 |
·相移法 | 第41-42页 |
·再现算法的比较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数字全息的分辨率及相位畸变的矫正 | 第43-69页 |
·数字全息的分辨率 | 第43-49页 |
·数字全息的空间分辨率和横向分辨率 | 第43-45页 |
·数字全息再现像分辨率影响因素 | 第45-47页 |
·提高再现像分辨率的方法 | 第47-49页 |
·点光源作参考光的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记录、再现及分辨率分析 | 第49-60页 |
·点光源作参考光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记录 | 第50-53页 |
·点光源作参考光离轴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再现 | 第53-57页 |
·利用角谱法再现时的实验验证 | 第57-60页 |
·数字全息中再现像相位畸变的矫正 | 第60-67页 |
·相位畸变的分析与补偿 | 第60-64页 |
·相位畸变自动补偿的模拟 | 第64-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4章 数字全息在温度场检测中的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 | 第69-89页 |
·光学测温的几种方法 | 第70-71页 |
·光谱测温方法 | 第70页 |
·红外辐射测温法 | 第70-71页 |
·全息干涉测温法 | 第71页 |
·数字全息在温度场检测中的理论分析 | 第71-75页 |
·数字全息用在温度场检测中的记录和再现的理论分析 | 第71-73页 |
·温度场数字全息测量方法的分析 | 第73-75页 |
·利用数字全息测量温度场实验 | 第75-87页 |
·透射式温度测量实验 | 第75-83页 |
·反射式温度测量实验 | 第83-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5章 数字全息在测量表面粗糙度中的应用 | 第89-107页 |
·表面粗糙度测量的理论基础 | 第89-91页 |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 | 第91-95页 |
·接触式测量法 | 第91-92页 |
·非接触式测量 | 第92-95页 |
·利用数字全息法测量表面粗糙度的原理 | 第95-97页 |
·物体表面的轮廓和照射光相位改变之间的关系 | 第95页 |
·用数字全息获得物体表面的相位分布 | 第95-96页 |
·表面粗糙度和相位分布的关系 | 第96-97页 |
·用数字全息法获得物体的表面粗糙度实验分析 | 第97-106页 |
·实验装置的布置及实验过程 | 第97-99页 |
·实验结果处理 | 第99-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结论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7页 |
主要物理量符号表 | 第117-11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123页 |
个人简历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