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完成的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分布式系统及负载均衡技术 | 第14-26页 |
·分布式系统的概念 | 第14-15页 |
·分布式对象技术 | 第15-16页 |
·负载均衡的概念及意义 | 第16-17页 |
·负载均衡的分类 | 第17-19页 |
·静态负载均衡 | 第17-19页 |
·动态负载均衡 | 第19页 |
·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 | 第19-21页 |
·基于轮转DNS(Round Robin DNS)的负载均衡 | 第19-20页 |
·反向代理负载均衡 | 第20页 |
·基于NAT的负载均衡 | 第20-21页 |
·利用协议内部支持 | 第21页 |
·中间件负载均衡技术 | 第21-22页 |
·分布式负载均衡技术 | 第22-26页 |
·CORBA负载均衡策略 | 第22-23页 |
·COM/DCOM负载均衡策略 | 第23-24页 |
·Java对象负载均衡策略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 第26-33页 |
·SNMP概况 | 第26-27页 |
·SNMP版本演进 | 第26-27页 |
·SNMP功能 | 第27页 |
·SNMP模型 | 第27-29页 |
·管理信息库(MIB) | 第29-31页 |
·管理信息库的树结构 | 第29-31页 |
·对象标识符(OID) | 第31页 |
·管理信息结构(SMI) | 第31-32页 |
·抽象语法表示法(ASN.1) | 第31页 |
·基本编码规则(BER) | 第31-32页 |
·SNMP协议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基于Java的负载均衡研究 | 第33-45页 |
·动态负载均衡框架 | 第33-34页 |
·动态负载均衡的组成 | 第33页 |
·负载均衡指标的选择 | 第33-34页 |
·负载信息的收集方式 | 第34页 |
·典型的动态负载均衡算法 | 第34-35页 |
·最少的连接方式(Least Connection) | 第34-35页 |
·预测模式 | 第35页 |
·动态加权负载均衡 | 第35页 |
·课题系统设计 | 第35-37页 |
·系统描述 | 第35-36页 |
·系统设计框架 | 第36-37页 |
·负载均衡信息的收集 | 第37-40页 |
·负载信息参数 | 第37-38页 |
·参数的OID信息 | 第38-40页 |
·改进的动态负载均衡算法 | 第40-45页 |
·服务器分类 | 第40-43页 |
·负载权重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动态负载均衡框架的Java实现 | 第45-60页 |
·Java语言 | 第45页 |
·SNMP协议的工作过程 | 第45-48页 |
·SNMP报文 | 第45-46页 |
·SNMP协议数据单元格式 | 第46-48页 |
·交互过程 | 第48页 |
·监控负载情况 | 第48-52页 |
·配置SNMP服务 | 第48-50页 |
·SNMP4J开源项目 | 第50页 |
·收集信息的步骤 | 第50-52页 |
·调度任务 | 第52-55页 |
·服务器类 | 第52-53页 |
·算法实现 | 第53-55页 |
·周期性框架 | 第55-56页 |
·系统测试 | 第56-59页 |
·测试环境 | 第56-57页 |
·测试结果和分析 | 第57-59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附录1:Windows系统常用的OID | 第63页 |
附录2:Linux系统常用的OID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