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新机场高填方地基沉降变形监测及预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6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高填方地基沉降理论计算方法 | 第10-12页 |
·高填方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2章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6-23页 |
·工程区地形地貌 | 第16-18页 |
·地层岩性 | 第18-20页 |
·场区标段划分 | 第20-21页 |
·工程地质分区 | 第21-23页 |
第3章 高填方地基变形监测方案及沉降特征 | 第23-62页 |
·监测目的和意义 | 第23页 |
·监测方案执行技术要求和标准 | 第23-24页 |
·技术标准 | 第23页 |
·监测依据及技术要点 | 第23-24页 |
·监测内容与监测点布置 | 第24-26页 |
·监测内容 | 第24-25页 |
·监测点布置 | 第25-26页 |
·监测方法 | 第26-29页 |
·原地基沉降监测方法 | 第26-28页 |
·分层沉降监测方法 | 第28页 |
·表层沉降监测方法 | 第28-29页 |
·东飞行区沉降特征分析 | 第29-39页 |
·红粘土原地基沉降特征 | 第29-32页 |
·陡坡寺组石料填方体沉降特征 | 第32-34页 |
·地表层沉降特征 | 第34-39页 |
·西飞行区沉降特征分析 | 第39-58页 |
·红粘土原地基沉降特征 | 第39-45页 |
·填方体分层沉降特征 | 第45-51页 |
·地表层沉降特征 | 第51-58页 |
·沉降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 第58-62页 |
·原地基沉降受填方体加载过程曲线的影响机理 | 第58-59页 |
·填筑体受堆载预压影响沉降影响机理 | 第59-60页 |
·沉降受降雨影响分析 | 第60-62页 |
第4章 高填方地基沉降预测研究 | 第62-104页 |
·高填方地基沉降理论计算 | 第62-83页 |
·各标段原地基及填筑体参数取值 | 第62-72页 |
·场道地质模型 | 第72-78页 |
·填方作用下原地基沉降计算 | 第78-79页 |
·填方作用下填方体沉降计算 | 第79-83页 |
·高填方地基沉降数值分析 | 第83-92页 |
·计算模型 | 第84页 |
·模型参数 | 第84-85页 |
·地基及填筑体变形分析 | 第85-92页 |
·飞行区沉降预测回归分析 | 第92-101页 |
·回归参数模型的选取 | 第93-95页 |
·东飞行区沉降预测 | 第95-98页 |
·西飞行区沉降预测 | 第98-101页 |
·沉降预测的综合对比分析 | 第101-104页 |
第5章 沉降稳定控制标准研究 | 第104-109页 |
·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的设计要求 | 第104页 |
·地基沉降变形要求 | 第104页 |
·沉降预测及速率控制指标分析 | 第104-106页 |
·沉降稳定控制标准研究 | 第104-106页 |
·机场沉降的规范建议值 | 第106页 |
·沉降稳定性的工程类比 | 第106-10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14-115页 |
授予硕士学位人员登记表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