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东部断陷带沙河子组地层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3-21页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3-15页 |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第15-18页 |
·构造分区 | 第15页 |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5-18页 |
·区域地层特征概况 | 第18-21页 |
·火石岭组(J3hs) | 第18-19页 |
·沙河子组(K1sh) | 第19页 |
·营城组(K1yc)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层序界面划分及特征 | 第21-44页 |
·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层序界面识别 | 第23-27页 |
·地震识别标志 | 第24-25页 |
·岩性与岩相识别标志 | 第25-26页 |
·电性标志 | 第26-27页 |
·层序界面特征 | 第27-33页 |
·一级层序界面 | 第27-28页 |
·二级层序界面 | 第28-30页 |
·三级层序界面 | 第30-33页 |
·层序界面形成机理分析 | 第33-36页 |
·一级层序界面 | 第34页 |
·二级层序界面 | 第34-35页 |
·三级层序界面 | 第35-36页 |
·地层层序划分 | 第36-38页 |
·各级层序的划分准则 | 第36-37页 |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第37-38页 |
·各级层序的特征 | 第38-42页 |
·一级层序(构造层序) | 第38-39页 |
·二级层序(层序组) | 第39-41页 |
·三级层序 | 第41-42页 |
·格架剖面层序特征分析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沙河子组地层特征 | 第44-55页 |
·梨树断陷沙河子组地层特征 | 第44-47页 |
·岩性与电性特征 | 第44页 |
·地震反射特征 | 第44-45页 |
·古生物特征 | 第45-46页 |
·沙河子组界限特征 | 第46-47页 |
·榆树断陷沙河子组地层特征 | 第47-49页 |
·岩性与电性特征 | 第47页 |
·地震反射特征 | 第47-49页 |
·沙河子组界限特征 | 第49页 |
·王府断陷沙河子组地层特征 | 第49-52页 |
·岩性与电性特征 | 第49页 |
·地震反射特征 | 第49-50页 |
·古生物特征 | 第50-51页 |
·沙河子组界限特征 | 第51-52页 |
·德惠断陷沙河子组地层特征 | 第52-55页 |
·岩性与电性特征 | 第52页 |
·地震反射特征 | 第52-53页 |
·古生物特征 | 第53-54页 |
·沙河子组界限特征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摘要 | 第6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