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单元式玻璃幕墙工业化建构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页 |
| ·要解决的问题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页 |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 ·本研究与既有研究的关系 | 第13-14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 ·题目阐释 | 第14页 |
| ·研究范围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 | 第15-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创新点 | 第16页 |
| ·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 2 超高层及幕墙的基础研究 | 第18-39页 |
| ·国内外超高层的发展趋势 | 第18-24页 |
| ·国外超高层的发展 | 第18-20页 |
| ·国内超高层的发展 | 第20-22页 |
| ·影响超高层发展的因素 | 第22-24页 |
| ·超高层形态演变过程 | 第24-29页 |
| ·超高层的概念演变 | 第24-25页 |
| ·超高层的风格演变 | 第25-26页 |
| ·当代超高层建筑风格 | 第26-28页 |
| ·超高层建筑形态对城市的影响 | 第28-29页 |
| ·超高层幕墙的相关研究 | 第29-38页 |
| ·国内外建筑幕墙的发展 | 第29-33页 |
| ·建筑幕墙的分类 | 第33-37页 |
| ·超高层幕墙的分类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3 单元式玻璃幕墙对超高层形态的影响 | 第39-56页 |
| ·超高层形态分类研究 | 第39-44页 |
| ·影响超高层幕墙形态的因素 | 第44-48页 |
| ·平面形式 | 第45-46页 |
| ·结构体系 | 第46-47页 |
| ·环境状况 | 第47-48页 |
| ·经济条件 | 第48页 |
| ·单元式玻璃幕墙之于超高层的适应性 | 第48-50页 |
| ·影响单元式玻璃幕墙效果的因素 | 第50-54页 |
| ·玻璃层面 | 第50-51页 |
| ·框架层面 | 第51-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4 超高层幕墙工业化建构分析 | 第56-75页 |
| ·超高层——工业化建构的产物 | 第56-59页 |
| ·工业化建构的原因 | 第56-59页 |
| ·工业化建构的意义 | 第59页 |
| ·典型案例的幕墙建构分析与比较 | 第59-69页 |
| ·上海渔人码头 | 第59-61页 |
| ·上海中心 | 第61-63页 |
| ·大连中心·裕景 | 第63-66页 |
| ·大连双塔 | 第66-68页 |
| ·建构比较研究 | 第68-69页 |
| ·单元式玻璃幕墙的工业化建构分析 | 第69-74页 |
| ·幕墙单元板分类研究 | 第69-71页 |
| ·业化建构优点总结 | 第7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5 超高层单元式玻璃幕墙建构策略研究 | 第75-86页 |
| ·设计建构层面 | 第75-82页 |
| ·建构方法研究 | 第75-80页 |
| ·设计流程方面 | 第80-82页 |
| ·生产建造层面 | 第82-85页 |
| ·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应用 | 第82-83页 |
| ·性能试验 | 第83-84页 |
| ·数字化设计和加工技术 | 第84页 |
| ·实体模型验证 | 第84-85页 |
| ·工业化理念应用 | 第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 结语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 附录A 大连中心·裕景典型立面分格 | 第90-9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