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粉煤灰概述 | 第11-13页 |
·粉煤灰的来源 | 第11-12页 |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及物理特性 | 第12页 |
·粉煤灰资源化现状及规模化应用 | 第12-13页 |
·粉煤灰合成介孔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国外粉煤灰研究背景 | 第13页 |
·国外介孔分子筛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机理和方法 | 第14-15页 |
·酚类及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和危害 | 第15-17页 |
·酚类废水的来源和危害 | 第15-16页 |
·重金属含铅废水的来源和危害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意义和可行性研究 | 第17-18页 |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17页 |
·本课题的可行性研究 | 第17-18页 |
2 技术路线、实验材料及表征方法 | 第18-22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页 |
·实验原料、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18-22页 |
·实验原料 | 第18-19页 |
·化学试剂、设备和仪器 | 第19-20页 |
·分析表征方法 | 第20-22页 |
3 碱熔融-水热法合成SBA-15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研究 | 第22-33页 |
·SBA-15合成实验 | 第22-23页 |
·粉煤灰除铁预处理 | 第22页 |
·制备水玻璃 | 第22页 |
·SBA-15的合成 | 第22-23页 |
·样品SBA-15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23-24页 |
·小角XRD表征与分析 | 第23页 |
·N_2吸附/脱附分析 | 第23-24页 |
·FTIR分析 | 第24页 |
·SBA-15的改性研究 | 第24-25页 |
·SBA-15的改性原理 | 第24-25页 |
·NH_2-SBA-15的合成 | 第25页 |
·NH_2-SBA-15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25-27页 |
·NH_2-SBA-15与SBA-15小角XRD表征与分析 | 第25-26页 |
·N_2吸附/脱附分析 | 第26-27页 |
·NH_2-SBA-15对Pb(Ⅱ)离子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27-29页 |
·确定平衡时间 | 第27页 |
·确定反应级数 | 第27-29页 |
·NH_2-SBA-15静态平衡吸附实验 | 第29-30页 |
·吸附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29页 |
·NH_2-SBA-15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NH_2-SBA-15介孔分子筛的等温吸附线实验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两步水热法合成MCM-41及其吸附酚类物质研究 | 第33-44页 |
·MCM-41的合成实验 | 第33-34页 |
·粉煤灰除铁预处理 | 第33页 |
·硅源的提取 | 第33页 |
·MCM-41的合成 | 第33页 |
·NaOH溶液浓度对粉煤灰中硅提取的影响 | 第33-34页 |
·样品MCM-41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34-36页 |
·小角XRD表征与分析 | 第34页 |
·N_2吸附/脱附分析 | 第34-35页 |
·FTIR分析 | 第35-36页 |
·MCM-41对酚类物质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36-38页 |
·确定对苯二酚吸附平衡时间 | 第36-37页 |
·确定对氯酚吸附平衡时间 | 第37页 |
·确定反应级数 | 第37-38页 |
·U-MCM-41静态平衡吸附实验 | 第38-42页 |
·吸附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 | 第39-40页 |
·U-MCM-41介孔分子筛的等温吸附线实验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5 两步水热法合成MCM-48 | 第44-48页 |
·MCM-48的合成实验 | 第44-45页 |
·粉煤灰除铁预处理 | 第44页 |
·硅源的提取 | 第44页 |
·MCM-48的合成 | 第44-45页 |
·样品MCM-48结构与性能表征 | 第45-47页 |
·小角XRD表征 | 第45页 |
·N_2吸附/脱附分析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6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