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 概述 | 第10-14页 |
·前言 | 第10页 |
·流行病学 | 第10-11页 |
·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11页 |
·鸡毒支原体的防治 | 第11-13页 |
·MG感染的免疫机制 | 第13页 |
·鸡毒支原体的膜蛋白 | 第13-14页 |
2 热休克蛋白的概述 | 第14-18页 |
·病原体和宿主细胞中hsp的作用 | 第15页 |
·GroEL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5-18页 |
·GroEL的结构 | 第15-16页 |
·GroEL的底物 | 第16页 |
·GroEL的作用机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鸡毒支原体R_(low)免疫蛋白组学研究 | 第18-33页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菌株和培养条件 | 第18-19页 |
·主要试剂和配方 | 第19页 |
·制备膜蛋白 | 第19-21页 |
·膜蛋白提取 | 第19-20页 |
·丙酮沉淀 | 第20页 |
·Clean-up kit纯化 | 第20-21页 |
·Bio-Rad RC DC Protein Assay | 第21页 |
·二维电泳 | 第21-22页 |
·等电聚焦 | 第21-22页 |
·SDS-PAGE | 第22页 |
·制备MG R_(low)兔多抗血清 | 第22页 |
·免疫转印 | 第22-23页 |
·切点质谱 | 第23页 |
2 结果及分析 | 第23-31页 |
·MG R_(low)株膜蛋白免疫印迹结果 | 第23页 |
·MALDI-TOF-MS和数据库检索 | 第23页 |
·蛋白解析 | 第23-31页 |
3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MG GroEL蛋白生物活性检测 | 第33-4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7页 |
·菌株、动物 | 第33页 |
·载体和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MG基因组的提取 | 第34页 |
·groEL、groES、ptc Ⅰ基因的引物设计及基因扩增 | 第34-35页 |
·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35页 |
·GroEL鼠多抗的制备 | 第35页 |
·GroEL免疫原性鉴定 | 第35页 |
·GroEL ATPase活性测定及GroES对GroEL ATPasc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GroEL蛋白复性实验 | 第36页 |
·温度对MG R_(low)株GroEL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第36页 |
·MG不同毒株的GroEL同源性比较 | 第36-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groEL基因的扩增、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37页 |
·GroE蛋生白的免疫原性鉴定 | 第37-38页 |
·GroEL ATPase活性测定及GroES对GroEL ATPase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GroEL蛋白复性功能 | 第39页 |
·温度对GroEL表达量的影响 | 第39页 |
·MG不同毒株GroEL同源性比较 | 第39-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鸡毒支原体GroEL蛋白免疫特性研究 | 第43-5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3-46页 |
·毒株及培养条件 | 第43页 |
·试剂 | 第43-44页 |
·抗GroEL血清的体外杀菌实验 | 第44页 |
·动物实验 | 第44-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4页 |
·GroEL的体外杀菌实验 | 第46页 |
·GroEL的体内动物免疫及攻毒保护实验 | 第46-54页 |
·免疫前雏鸡抗体水平检测 | 第46-47页 |
·两次免疫后各组的抗体水平测定 | 第47-48页 |
·两次免疫后细胞因子的检测 | 第48页 |
·攻毒结果 | 第48-54页 |
3 讨论 | 第54-55页 |
全文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