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地理空间私有云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 | 第21-33页 |
·云计算技术概述 | 第21-26页 |
·云计算的概念 | 第21-22页 |
·云计算的服务分类 | 第22-23页 |
·云计算的部署分类 | 第23-24页 |
·私有云概述 | 第24-26页 |
·私有云概念 | 第24-25页 |
·私有云分类 | 第25-26页 |
·云GIS概述 | 第26-31页 |
·云GIS的概念 | 第26-28页 |
·云GIS的数据即服务模式 | 第28-29页 |
·云GIS应用实例 | 第29-31页 |
·Skygone云GIS应用 | 第29-30页 |
·Esri云GIS应用 | 第30-31页 |
·政务GIS研究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政务地理空间私有云的分析与设计 | 第33-41页 |
·需求分析 | 第33-37页 |
·我国政务GIS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建设政务地理空间私有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4-36页 |
·政务地理空间私有云服务对象界定 | 第36-37页 |
·逻辑架构 | 第37-39页 |
·基础设施层设计 | 第37-38页 |
·中间层设计 | 第38页 |
·服务层设计 | 第38-39页 |
·功能设计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政务地理空间私有云的搭建 | 第41-56页 |
·搭建环境 | 第41-45页 |
·硬件环境 | 第41-43页 |
·软件环境 | 第43-44页 |
·物理架构 | 第44-45页 |
·搭建过程 | 第45-55页 |
·建立虚拟化环境 | 第45-48页 |
·配置集群服务 | 第48-51页 |
·分布式资源调度集群 | 第48-50页 |
·高可用性集群 | 第50-51页 |
·建立云计算环境 | 第51-55页 |
·创建虚拟机 | 第53-54页 |
·部署GIS开发环境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政务地理空间私有云laaS服务实现 | 第56-76页 |
·IaaS服务架构设计 | 第56-57页 |
·云环境中用户的访问控制服务 | 第57-61页 |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 | 第57-58页 |
·云中用户信息数据库设计 | 第58-59页 |
·访问控制服务实现 | 第59-61页 |
·云资源组织服务 | 第61-64页 |
·虚拟数据中心服务 | 第61-63页 |
·资源目录服务 | 第63-64页 |
·GIS虚拟机服务 | 第64-72页 |
·GIS虚拟机模板 | 第65页 |
·创建GIS虚拟机 | 第65-68页 |
·封装vApp | 第68-72页 |
·空间分析vApp | 第71页 |
·故障转移vApp | 第71-72页 |
·弹性扩展vApp | 第72页 |
·计费服务 | 第72-73页 |
·应用情况分析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政务地理空间私有云DaaS服务实现 | 第76-99页 |
·DaaS架构设计 | 第76-77页 |
·云地图服务 | 第77-83页 |
·地图信息服务 | 第77-80页 |
·地图令牌服务 | 第80-83页 |
·数据叠加服务 | 第83-88页 |
·叠加本地矢量数据 | 第83-87页 |
·叠加用户地图服务 | 第87-88页 |
·基于云计算的地图切片服务 | 第88-94页 |
·切片原理 | 第89-90页 |
·建立切片地理处理服务 | 第90-92页 |
·执行地图切片 | 第92-94页 |
·应用情况分析 | 第94-95页 |
·政务地理空间私有云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第95-98页 |
·与传统政务GIS系统的比较 | 第95-96页 |
·与Esri公有云的比较 | 第96-97页 |
·政务地理空间私有云的特点和优势 | 第97-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1页 |
·总结 | 第99页 |
·研究特色和创新 | 第99-100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7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