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1-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4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4页 |
·创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16-17页 |
·创新 | 第16页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16-17页 |
·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 | 第17页 |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7-20页 |
·新古典理论之前 | 第17-18页 |
·新古典理论 | 第18-19页 |
·内生增长理论 | 第19-20页 |
·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理论及其相关研究 | 第20-23页 |
·分析目前国内所处的创新阶段 | 第20页 |
·从演化和博弈角度探讨企业创新模式选择和创新演化路径 | 第20-21页 |
·比较分析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创新效率的效应 | 第21-22页 |
·分析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宏观经济增长创新模型 | 第24-32页 |
·修正的琼斯模型 | 第24-25页 |
·动态均衡求解和分析 | 第25-28页 |
·数值模拟分析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微观企业演化创新模型 | 第32-39页 |
·模型设定 | 第32-34页 |
·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第34-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39-47页 |
·韩国的汽车产业 | 第39-43页 |
·韩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 第39-41页 |
·韩国汽车产业创新模式自生机制分析 | 第41-43页 |
·日本的汽车产业 | 第43-45页 |
·日本汽车产业发展历程 | 第43页 |
·日本汽车产业创新模式自生机制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六章 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 第47-50页 |
·数据说明 | 第47-48页 |
·实证方法与结果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七章 本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