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规划设计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商品粮基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政策 | 第9页 |
·防护林对商品粮基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第9-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防护林效益的研究 | 第15-17页 |
·防护林规划布局优化研究 | 第17-19页 |
·防护林设计技术的研究 | 第19-21页 |
·防护林效益评价的研究 | 第21-22页 |
·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创新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发展需要分析 | 第27-38页 |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发展的动因分析 | 第27-31页 |
·农业防护的需要 | 第27-30页 |
·经济利益的驱动 | 第30-31页 |
·政府的强力推动 | 第31页 |
·商品粮基地农田防护林建设成本效益分析 | 第31-34页 |
·农田防林建设的直接成本 | 第32页 |
·农田林网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 | 第32-33页 |
·农田防护林的总效益 | 第33-34页 |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 第34-35页 |
·防护林的经济特征 | 第34页 |
·防护林的供求均衡 | 第34-35页 |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规划管理 | 第38-54页 |
·规划原则 | 第38-40页 |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原则 | 第38-39页 |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原则 | 第39页 |
·发挥优势,提高效益原则 | 第39页 |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原则 | 第39页 |
·与其他规划相协调原则 | 第39-40页 |
·理论依据 | 第40-42页 |
·生态位理论 | 第40页 |
·农田生态学理论 | 第40-41页 |
·农林复合经营理论 | 第41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41-42页 |
·系统论理论 | 第42页 |
·防护林土地利用优化 | 第42-45页 |
·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 | 第43页 |
·决策变量及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43-44页 |
·规划目标和目标函数设计 | 第44页 |
·约束条件设计 | 第44-45页 |
·模型求解 | 第45页 |
·防护林林种结构优化 | 第45-47页 |
·多目标综合评判法计算过程 | 第46-47页 |
·结果分析 | 第47页 |
·防护林造林树种优化 | 第47-52页 |
·区间线性规划方法 | 第48页 |
·基于区间规划的防护林树种优化模型 | 第48-52页 |
·模型求解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设计管理 | 第54-73页 |
·树种选择 | 第54-65页 |
·树种选择的原则 | 第54-55页 |
·农田防护林主要适宜树种 | 第55-57页 |
·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防护林树种选择 | 第57-65页 |
·林带设计 | 第65-70页 |
·林带结构 | 第65-67页 |
·林带走向 | 第67-68页 |
·林带宽度 | 第68-69页 |
·林带间距 | 第69-70页 |
·林带的断面形式 | 第70页 |
·林网设计 | 第70-71页 |
·林网结构 | 第70页 |
·网格大小 | 第70-71页 |
·模式配置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商品粮基地防护林规划设计评价 | 第73-92页 |
·基于 ANP 的农田防护林结构合理性评价 | 第73-82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74-79页 |
·网络分析法(ANP)模型的建立 | 第79-81页 |
·应用 SD 软件求解问题 | 第81-82页 |
·基于灰色关联投影法的水土保持林生态效益动态评价 | 第82-85页 |
·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模型 | 第83-84页 |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第84-85页 |
·模型计算分析与评价 | 第85页 |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 | 第85-91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86-88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86-87页 |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 第87-88页 |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88-90页 |
·评判等级的确定 | 第90-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延津县东屯镇防护林规划设计管理 | 第92-108页 |
·东屯镇基本情况 | 第92-97页 |
·概况 | 第92页 |
·自然条件 | 第92-94页 |
·资源状况 | 第94-96页 |
·农业状况 | 第96-97页 |
·东屯镇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97页 |
·东屯镇防护林体系规划 | 第97-102页 |
·规划指导思想 | 第97-98页 |
·防护林布局规划 | 第98-99页 |
·防护林建设土地利用优化 | 第99-100页 |
·林种结构规划 | 第100-101页 |
·造林树种结构规划 | 第101-102页 |
·东屯镇农田防护林设计 | 第102-105页 |
·树种选择 | 第102-103页 |
·林带设计 | 第103-104页 |
·林网设计 | 第104-105页 |
·模式配置 | 第105页 |
·东屯镇农田防护林结构合理性评价 | 第105-106页 |
·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2页 |
·结论 | 第108-109页 |
·研究展望 | 第109-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