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直喷汽油机瞬态多维数值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 ·能源问题 | 第13-14页 |
| ·环境问题 | 第14-15页 |
| ·直喷汽油机发展历程 | 第15-20页 |
| ·早期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 | 第16-17页 |
| ·近现代缸内直喷汽油机 | 第17-20页 |
| ·直喷发动机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 ·本文研究手段及内容 | 第20-21页 |
| ·本章小节 | 第21-22页 |
| 第2章 发动机缸内数值模拟方法基础 | 第22-31页 |
| ·数值基本控制方程 | 第22-24页 |
| ·湍流数值模型 | 第24-26页 |
| ·标准k—ε双方程模型 | 第25-26页 |
| ·RNG k—ε湍流模型 | 第26页 |
| ·排放物模型 | 第26-27页 |
|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 | 第27-30页 |
| ·有限体积法 | 第27-28页 |
| ·常见离散格式 | 第28-29页 |
|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流场计算方法 | 第29-30页 |
| ·边界条件简介 | 第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雾化燃烧模型 | 第31-43页 |
| ·STAR—CD软件简介 | 第31页 |
| ·雾化模型 | 第31-36页 |
| ·湍流扩散模型 | 第32-33页 |
| ·粒子碰撞模型 | 第33页 |
| ·破碎模型 | 第33-35页 |
| ·Bai壁面碰撞模型 | 第35-36页 |
| ·定容喷雾标定验证 | 第36-39页 |
| ·喷孔夹角对喷雾贯穿距的影响 | 第38页 |
| ·不同喷孔数目对喷雾结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湍流燃烧模型 | 第39-42页 |
| ·ECFM—3Z三区拟序扩展火焰模型 | 第40-41页 |
| ·ECFM—3Z模型标定验证 | 第41-42页 |
| ·本章小节 | 第42-43页 |
| 第4章 缸内流场特性分析 | 第43-54页 |
| ·发动机几何模型 | 第43-44页 |
| ·网格划分 | 第44-46页 |
| ·面网格生成 | 第44-45页 |
| ·动网格生成 | 第45-46页 |
| ·数值计算条件 | 第46-48页 |
| ·缸内流动特性分析 | 第48-53页 |
| ·滚流比变化情况 | 第50-51页 |
| ·湍动能变化情况 | 第51-53页 |
| ·本章小节 | 第53-54页 |
| 第5章 燃烧系统参数优化 | 第54-67页 |
| ·不同燃油喷射角度对缸内过程的影响 | 第54-59页 |
| ·油气混合过程分析 | 第54-57页 |
| ·燃烧过程分析 | 第57-59页 |
| ·排放分析 | 第59页 |
| ·不同喷油起始角对缸内过程的影响 | 第59-64页 |
| ·油气混合过程分析 | 第60-61页 |
| ·燃烧过程分析 | 第61-63页 |
| ·排放分析 | 第63-64页 |
| ·不同点火提前角对缸内过程的影响 | 第64-66页 |
| ·缸内燃烧过程分析 | 第64-65页 |
| ·排放物分析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 全文总结 | 第67页 |
| 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