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和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 | 第9-10页 |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 第10页 |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大邮路交通事故调查及分析 | 第12-25页 |
·大邮路基本情况概述 | 第12-14页 |
·大邮路概况 | 第12页 |
·2006年至2009年大邮路安全状况比较分析 | 第12-14页 |
·大邮路重大交通事故基本规律 | 第14-24页 |
·时间因素分布 | 第14-16页 |
·天气因素分布 | 第16-17页 |
·车辆因素分布 | 第17-19页 |
·道路因素分布 | 第19-21页 |
·人员因素分布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大邮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 第25-38页 |
·交通事故影响因素一般性分析 | 第25-29页 |
·人的因素 | 第25-28页 |
·车辆的因素 | 第28-29页 |
·路的因素 | 第29页 |
·大邮路交通事故特征 | 第29-30页 |
·大邮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 第30-35页 |
·交通事故发生时间较为集中的原因 | 第31页 |
·夜晚事故中重大事故多的原因 | 第31-32页 |
·摩托车和小型客车事故多的原因 | 第32页 |
·在重大事故中与行人冲突事故多的原因 | 第32-33页 |
·侧面相撞和尾随相撞事故多的原因 | 第33页 |
·驾龄在0~2年的驾驶员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 第33页 |
·受害者主要为青壮年的原因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与建议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5页 |
·建议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大邮路交通安全评价 | 第38-53页 |
·评价意义及评价指标选取 | 第38-43页 |
·评价的意义 | 第38页 |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38-39页 |
·国内外交通安全评价常用指标的比较分析 | 第39-40页 |
·大邮一级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0-43页 |
·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 第43-47页 |
·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 第43-45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45-47页 |
·大邮一级公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计算 | 第47-52页 |
·综合评价指标选取 | 第47-48页 |
·交通安全水平综合评价计算 | 第48-52页 |
·城郊一级公路交通安全水平评定等级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大邮路交通安全保障管理对策和措施研究 | 第53-63页 |
·概述 | 第53页 |
·人员管理体系 | 第53-56页 |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 第54-55页 |
·驾驶员管理 | 第55页 |
·加大管理力度和范围 | 第55-56页 |
·车辆管理体系 | 第56-58页 |
·车辆管理 | 第57页 |
·车辆的维修与保养 | 第57页 |
·车辆安全设计 | 第57-58页 |
·道路管理体系 | 第58-59页 |
·道路安全设计 | 第58-59页 |
·道路安全审计 | 第59页 |
·道路隐患路段防治 | 第59页 |
·环境管理体系 | 第59-61页 |
·道路景观设计 | 第60页 |
·气象信息监测及发布 | 第60页 |
·地质灾害监测及防范 | 第60-61页 |
·紧急救援管理 | 第61-62页 |
·交警巡逻车 | 第61页 |
·急救知识培训 | 第61页 |
·制定急救预案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创新和建议 | 第63-68页 |
·主要结论 | 第63-6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66页 |
·建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