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1-16页 |
(一) 劳动者预告辞职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劳动者预告辞职的法律性质 | 第11-14页 |
(三) 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作用 | 第14-16页 |
1. 有利于劳动者自由行使劳动权 | 第14-15页 |
2. 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 第15-16页 |
3. 有利于社会法保障人权理念的实现 | 第16页 |
二、域外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相关规定及评价 | 第16-19页 |
(一) 域外对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规定 | 第16-18页 |
1. 日本的相关规定 | 第16-17页 |
2. 德国的相关规定 | 第17页 |
3. 法国的相关规定 | 第17-18页 |
4. 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 | 第18页 |
(二) 域外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评析 | 第18-19页 |
1. 适用范围大多限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 第19页 |
2. 对劳动者预告辞职的预告期进行区分 | 第19页 |
三、我国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相关规定及存在的不足 | 第19-23页 |
(一) 我国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立法概况 | 第19-21页 |
1. 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 第19-20页 |
2. 地方立法的相关规定 | 第20-21页 |
(二) 我国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存在的不足 | 第21-23页 |
1. 适用范围过于宽泛 | 第21页 |
2. 预告期的规定过于单一 | 第21-22页 |
3. 对强势劳动者的规制不足 | 第22页 |
4. 无因预告解除权授权不均衡 | 第22-23页 |
四、完善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建议 | 第23-26页 |
(一) 限制劳动者预告辞职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23页 |
(二) 设立多种预告期 | 第23-24页 |
(三) 加强对强势劳动者的规制 | 第24-25页 |
(四) 必要时授予用人单位无因预告解除权 | 第25-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