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1 绪论 | 第15-20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研究结构、创新点 | 第17-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结构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20页 |
2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0-39页 |
·内部控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4页 |
·内部控制 | 第20-22页 |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22-23页 |
·内部控制缺陷 | 第23-24页 |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理论依据 | 第24-29页 |
·委托代理理论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24-25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25-27页 |
·信号传递理论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27-28页 |
·资本市场有效理论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28-29页 |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9-3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9-3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5-38页 |
·文献综述小结 | 第38-39页 |
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演进及内控缺陷披露的现状 | 第39-48页 |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则的演变历程 | 第39-44页 |
·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则的发展 | 第39-41页 |
·国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演进 | 第41-44页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现状 | 第44-48页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启、披露的情况统计 | 第44-46页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分析 | 第46-48页 |
4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48-65页 |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样本选择 | 第48页 |
·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研究设计 | 第49-54页 |
·研究假设 | 第49-52页 |
·研究变量的界定 | 第52-54页 |
·回归模型建构 | 第54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54-63页 |
·样本特征和相关性检验 | 第54-60页 |
·实证结果和分析 | 第60-63页 |
·实证结论 | 第63-65页 |
5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建议 | 第65-70页 |
·健全内部控制缺陷相关法规制度 | 第65-67页 |
·加快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评价标准建设 | 第65-66页 |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机制 | 第66-67页 |
·加大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的监管力度 | 第67-68页 |
·完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相关主体的责任追究机制 | 第68页 |
·调动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积极主动性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