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GSA-DAI的异构数据交换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4-30页 |
·数据交换中的数据源异构性分析 | 第14-16页 |
·结构异构 | 第15页 |
·语义异构 | 第15-16页 |
·XML | 第16-18页 |
·XML 简介 | 第16-17页 |
·XML Schema | 第17-18页 |
·XSLT | 第18页 |
·Web Services | 第18-22页 |
·Web Services 概述 | 第18-19页 |
·Web Services 的体系结构 | 第19-20页 |
·Web Services 相关标准协议 | 第20-21页 |
·Web Services 的运行机制 | 第21-22页 |
·本体相关知识 | 第22-25页 |
·本体概念 | 第22页 |
·本体在数据交换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本体建模元语 | 第23页 |
·本体构建规则 | 第23-24页 |
·本体描述语言 | 第24-25页 |
·OGSA-DAI 及其相关技术 | 第25-29页 |
·OGSA-DAI 概述 | 第25页 |
·OGSA-DAI 的体系结构 | 第25-26页 |
·OGSA-DAI 的主要部件 | 第26-27页 |
·OGSA-DAI 的功能 | 第27页 |
·OGSA-DAI 的工作流程 | 第27-28页 |
·采用 OGSA-DAI 解决异构的优势 | 第28页 |
·OGSA-DAI 的局限性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异构数据交换系统模型设计 | 第30-38页 |
·异构数据交换系统模型设计 | 第30-32页 |
·设计目标 | 第30页 |
·模型总体设计 | 第30-32页 |
·数据处理模块 | 第32-36页 |
·模式管理 | 第32-33页 |
·本体管理 | 第33-34页 |
·语义标记引擎 | 第34-35页 |
·数据转换引擎 | 第35页 |
·数据交换中心的 Web Services 接口 | 第35-36页 |
·安全服务中心 | 第36页 |
·数据交换系统模型的特点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数据处理模块中关键模块的设计 | 第38-54页 |
·数据交换中心的设计 | 第38-45页 |
·数据交换引擎设计 | 第38-39页 |
·数据的流动 | 第39-40页 |
·活动设计 | 第40-42页 |
·数据访问服务接口的设计 | 第42-45页 |
·语义冲突的消解 | 第45-51页 |
·局部本体的构建 | 第45-49页 |
·全局本体的构建 | 第49页 |
·本体映射 | 第49-50页 |
·语义标记 | 第50-51页 |
·语义元数据映射模型 | 第51页 |
·数据交换中心的 Web Services 设计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数据交换系统的应用实现 | 第54-72页 |
·系统业务背景 | 第54-56页 |
·系统运行环境及配置 | 第56-57页 |
·OGSA-DAI 的安装与部署 | 第57-59页 |
·安装 OGSA-DAI 准备工作 | 第57页 |
·OGSA-DAI 的部署 | 第57-59页 |
·数据资源的部署与发布 | 第59-62页 |
·本体管理器的实现 | 第62-64页 |
·语义冲突消解的实现 | 第64-66页 |
·数据交换服务的主要接口及实现 | 第66-68页 |
·数据交换引擎的实现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2-74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2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