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9页 |
·课题提出及意义 | 第14-15页 |
·精密排种器及其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精密排种器的原理和特点 | 第15-20页 |
·精密排种新原理及新技术 | 第20-22页 |
·离散元法及其应用 | 第22-27页 |
·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 第22-23页 |
·离散元法的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离散元法在排种器研究中的应用 | 第25-2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径(研究步骤流程图) | 第28-29页 |
第2章 玉米种子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分析 | 第29-56页 |
·引言 | 第29页 |
·玉米种子物理性质的测试及分析 | 第29-37页 |
·玉米种子三轴尺寸的测试及分析 | 第30-32页 |
·玉米种子千粒重的测试与分析 | 第32-33页 |
·玉米种子的密度测试和分析 | 第33-34页 |
·玉米种子含水率的测试与分析 | 第34-36页 |
·玉米种子含水率的调整与分析 | 第36-37页 |
·玉米种子力学性质的测试与分析 | 第37-54页 |
·玉米种子静摩擦系数的测试与分析 | 第37-39页 |
·玉米种子动摩擦系数的测试与分析 | 第39-43页 |
·玉米种子刚度系数的测试与分析 | 第43-47页 |
·玉米种子破裂力的测试与分析 | 第47-49页 |
·玉米种子弹性模量的测试与分析 | 第49-50页 |
·玉米种子碰撞恢复系数的测试与分析 | 第50-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3章 基于离散元法的玉米种子颗粒建模方法研究 | 第56-89页 |
·引言 | 第56-59页 |
·三维扫描仪和数据处理软件 | 第59-65页 |
·Konica Minolta Vivid 910 三维扫描仪 | 第59-62页 |
·逆向工程软件 | 第62-65页 |
·基于手动充填的玉米种子颗粒建模 | 第65-72页 |
·玉米种子数据读取 | 第65-68页 |
·玉米种子颗粒模型的手动充填建模方法 | 第68-72页 |
·基于球颗粒自动填充的玉米种子颗粒建模 | 第72-77页 |
·基于点云的球颗粒自动填充建模 | 第72-74页 |
·基于三角形网格面的球颗粒自动填充建模 | 第74-75页 |
·球填充过程优化 | 第75-76页 |
·球颗粒自动填充建模过程 | 第76-77页 |
·颗粒模型性质的分析计算 | 第77-79页 |
·玉米种子三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79-83页 |
·基于手动充填的玉米种子模型 | 第79-80页 |
·基于自动填充的玉米种子模型 | 第80-83页 |
·玉米种子颗粒模型的实例验证 | 第83-88页 |
·手动充填建模、自动填充建模和三维扫描结果实例对比 | 第83-85页 |
·圆桶内堆积模拟 | 第85-86页 |
·漏斗落料过程模拟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4章 基于离散元法的精密排种器建模方法研究 | 第89-114页 |
·引言 | 第89-90页 |
·三维 CAD 软件 Pro/ENGINEER 及其二次开发 | 第90-94页 |
·三维 CAD 软件 Pro/ENGINEER 简介 | 第90-91页 |
·Pro/ENGINEER 二次开发工具 Pro/TOOLKIT 介绍 | 第91-92页 |
·Pro/TOOLKIT 二次开发关键技术 | 第92-93页 |
·Pro/TOOLKIT 应用程序的注册及运行 | 第93-94页 |
·基于 Pro/ENGINEER 实体模型的几何信息提取方法 | 第94-105页 |
·三维曲线对象的识别和几何信息提取 | 第94-96页 |
·三维基本曲面对象的识别和几何信息提取 | 第96-101页 |
·三维组合曲面对象的识别和几何信息提取 | 第101-104页 |
·其他非规则曲面几何信息的提取 | 第104-105页 |
·复杂结构机械部件几何信息的提取 | 第105页 |
·三维边界运动属性和材料特性的添加 | 第105-107页 |
·边界的三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建立 | 第107-108页 |
·三维离散元法边界建模的实例验证 | 第108-109页 |
·组合内窝孔精密排种器三维离散元法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109-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5章 非规则形状颗粒的离散元法计算方法研究 | 第114-131页 |
·引言 | 第114页 |
·邻居搜索方法 | 第114-117页 |
·常用邻居搜索方法 | 第114-116页 |
·颗粒间的邻居搜索方法 | 第116页 |
·边界的邻居搜索方法 | 第116-117页 |
·接触判断和叠合量计算 | 第117-124页 |
·颗粒间的接触判断 | 第117-118页 |
·颗粒与边界的接触判断 | 第118-124页 |
·接触相对位移计算 | 第124-128页 |
·颗粒之间的计算 | 第124-126页 |
·颗粒与边界之间的计算 | 第126-128页 |
·接触作用力计算和颗粒运动求解 | 第128-130页 |
·接触作用力计算 | 第128页 |
·颗粒运动求解 | 第128-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6章 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工作过程的试验研究 | 第131-146页 |
·引言 | 第131页 |
·试验设备及仪器 | 第131-135页 |
·玉米排种器 | 第132页 |
·PSJ 排种器性能试验台 | 第132-133页 |
·高速摄像系统 | 第133-135页 |
·BLASTER’S MAS | 第135页 |
·其他设备 | 第135页 |
·组合内窝孔玉米排种器的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135-144页 |
·试验方案与步骤 | 第136-137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137-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4-146页 |
第7章 组合内窝孔玉米精密排种器工作过程的仿真分析 | 第146-174页 |
·引言 | 第146-153页 |
·仿真软件介绍 | 第146-148页 |
·仿真模型建立 | 第148-151页 |
·仿真参数选取 | 第151-153页 |
·排种器工作过程的三维仿真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153-166页 |
·排种性能的仿真与试验对比 | 第155-156页 |
·清种角的仿真与试验对比 | 第156-158页 |
·投种角的仿真与试验对比 | 第158-160页 |
·种子面倾斜角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60-161页 |
·种子运动轨迹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61-163页 |
·种子运动合速度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63-166页 |
·不同颗粒模型和力学模型参数时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66-171页 |
·不同刚度系数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66-168页 |
·不同摩擦系数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68-169页 |
·不同颗粒模型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69-171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174页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74-181页 |
·全文总结 | 第174-179页 |
·工作展望 | 第179-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90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90-191页 |
致谢 | 第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