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前言 | 第8-9页 |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 第9-11页 |
·蛋白质的结构 | 第9-11页 |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第11页 |
·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方法 | 第11-17页 |
·圆二色谱法 | 第11-13页 |
·红外光谱法 | 第13-15页 |
·荧光光谱法 | 第15-16页 |
·紫外光谱法 | 第16-17页 |
·电化学法 | 第17页 |
·其他方法 | 第17页 |
·纳米材料及其生物安全性 | 第17-19页 |
·纳米材料 | 第17-18页 |
·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 | 第18-19页 |
·论文的指导思想 | 第19-20页 |
第2章 金纳米粒子对血红蛋白构象影响的电化学及谱学研究 | 第20-35页 |
·引言 | 第20-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3页 |
·试剂 | 第21页 |
·金纳米粒子(AuNPs)的制备 | 第21页 |
·Hb-AuNPs生物复合物的制备 | 第21-22页 |
·仪器和程序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34页 |
·AuNPs和Hb-AuNPs生物复合物的表征 | 第23-25页 |
·Hb-AuNPs生物复合物中Hb的电子传递特性 | 第25-26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 | 第26-27页 |
·荧光光谱研究 | 第27-2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31页 |
·圆二色谱分析 | 第31-33页 |
·AuNPs粒径的影响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第3章 氧化石墨烯对葡萄糖氧化酶的构象和催化活性的影响 | 第35-56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试剂 | 第36页 |
·氧化石墨烯(GO)的合成 | 第36页 |
·GOx-GO生物复合物的制备 | 第36页 |
·GOx的催化活性 | 第36-37页 |
·仪器和程序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55页 |
·GOx-GO生物复合物的表征 | 第38-39页 |
·FAD基团微环境的变化 | 第39-41页 |
·Trp残基微环境的变化 | 第41-44页 |
·GOx的构象研究 | 第44-49页 |
·不同条件对GOx-GO生物复合物体系中GOx构象的影响 | 第49-53页 |
·GOx的催化活性研究 | 第53-55页 |
·氧化石墨烯表面GOx构象变化的原因 | 第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7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