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绪论第12-18页
   ·研究背景第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理论意义第12-13页
     ·实践意义第13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第13-16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概况第14-15页
     ·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概况第15-16页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宁安市概况第17-18页
2 基本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第18-22页
   ·基本概念界定第18-19页
     ·农地流转第18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第18-19页
   ·基础理论第19-2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19页
     ·人地关系理论第19-20页
     ·土地可持续理论第20页
     ·规模经营理论第20-21页
     ·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第21-22页
3 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第22-28页
   ·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一般性分析第22页
   ·宁安市耕地利用情况第22-24页
   ·宁安市土地流转的数量规模第24页
   ·宁安市土地流转的方式第24-25页
   ·宁安市土地流转的主体和范围第25页
   ·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的绩效分析第25-28页
     ·积极效应第26页
     ·消极效应第26-28页
4 宁安市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第28-37页
   ·宁安市农村劳动力现状第28-29页
     ·宁安市劳动力的基本情况第28页
     ·宁安市农业人口科技文化素质状况第28-29页
   ·宁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第29-32页
     ·转移的数量第29页
     ·转移的年龄结构第29-30页
     ·转移的组织形式第30页
     ·劳务收入第30-31页
     ·培训体系第31-32页
   ·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分析第32-33页
     ·基于转移成本模型的经济学驱动分析第32页
     ·社会学驱动研究第32-33页
   ·宁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影响第33-34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4-37页
     ·素质偏低,培训滞后第34-35页
     ·稳定性弱、盲目性大第35页
     ·风险性大,保障性低第35-36页
     ·服务体系薄弱,激励机制缺失第36-37页
5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财富增长分析第37-41页
   ·农户财富增长分析原理及方法第37-38页
     ·农户财富增长力学分析原理第37页
     ·农户财富增长模型分析第37-38页
   ·农户财富增长比较研究第38-39页
     ·外出务工净收益测算第38页
     ·在家务农净收益测算第38-39页
     ·务工与务农的财富增长比较研究第39页
   ·财富增长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第39-41页
6 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分析第41-48页
   ·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相关关系分析第41-43页
   ·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产生的劳动力转移响应第43-44页
   ·宁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土地流转响应第44-46页
   ·影响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分析第46-48页
7 实现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良性互动措施第48-52页
   ·健全政府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第48-49页
     ·发挥政府调控组织功能,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第48-49页
     ·鼓励发展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土地流转市场第49页
   ·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完善工会建设第49-50页
     ·建立劳动力转移服务中心第49页
     ·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成立工会第49-50页
     ·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第50页
   ·发展非农产业,进一步促进就近转移第50-51页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第51页
   ·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第51页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动农民积极性第51-52页
8 结论与讨论第52-53页
   ·结论第52页
   ·讨论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园区选址研究
下一篇:河南省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