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研究范畴及意义 | 第7-8页 |
| ·论文架构 | 第8-10页 |
| 第二章 联系:听得到的设计和看得到的音乐 | 第10-18页 |
| ·旋律宛然——绘画艺术中奇妙的声响世界 | 第10-12页 |
| ·色彩的关联 | 第10页 |
| ·线的特征 | 第10-11页 |
| ·同构组合 | 第11-12页 |
| ·音乐象征的视觉形态 | 第12页 |
| ·建筑——凝固的音乐,音乐——流动的建筑 | 第12-16页 |
| ·从建筑和音乐中的数比律看二者的关系 | 第13-14页 |
| ·建筑和音乐形式和结构的相通性 | 第14-16页 |
| ·视听交融——基于设计和音乐学科交叉的设计 | 第16-18页 |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18-25页 |
| ·目标现象界定 | 第18页 |
| ·质性的研究策略 | 第18-19页 |
| ·质性研究的特征 | 第18-19页 |
| ·质性的研究典范 | 第19页 |
| ·扎根理论建构的方法 | 第19-22页 |
| ·开放性编码 | 第20页 |
| ·轴向性编码 | 第20-21页 |
| ·选择性编码 | 第21-22页 |
| ·研究案例的选取(立意抽样) | 第22页 |
| ·研究步骤 | 第22-23页 |
| ·文献收集与整理 | 第23页 |
| ·音感创作实验(前置实验) | 第23页 |
| ·主题实验与理论建构 | 第23页 |
| ·理论验证 | 第23页 |
| ·综合讨论 | 第23页 |
| ·实验设计与架构 | 第23-25页 |
| 第四章 音感创作实验 | 第25-51页 |
| ·音感引导设计思维创作实验 | 第25-27页 |
| ·实验范围与限制 | 第25-26页 |
| ·实验设计与施行 | 第26-2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7-31页 |
| ·各阶段概念汇整 | 第27-28页 |
| ·各阶段及自我评价综合讨论 | 第28-30页 |
| ·自我评价部分 | 第30-31页 |
| ·音感创作实验综合归纳与发现 | 第31-32页 |
| ·音感引导设计思维实验小结 | 第32页 |
| ·系列主题实验的探索 | 第32-35页 |
| ·主题实验一、设计情境建构中的音乐感知引导实验 | 第32-33页 |
| ·主题实验二、设计中的旋律与节奏联想实验 | 第33-35页 |
| ·系列主题实验的分析 | 第35-51页 |
| ·主题实验一、设计情境建构中的音乐感知引导实验分析 | 第35-42页 |
| ·主题实验二、设计中的旋律与节奏联想实验分析 | 第42-51页 |
| 第五章 理论验证 | 第51-58页 |
| ·实验所得理论验证 | 第51-55页 |
| ·“音感辅助设计情境建构”的理论修正 | 第51-54页 |
| ·“设计的旋律与节奏联想”实验的理论修正 | 第54-55页 |
| ·理论架构修正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 第59页 |
| ·后续研究建议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附录 | 第63-148页 |
| 附件1:音感创作实验调查表及作品 | 第63-142页 |
| 附件2:“印象西湖”——音感辅助设计情境建构实验曲目 | 第142-143页 |
| 附件3:“印象西湖”——音感辅助设计情境建构实验作品 | 第143-148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