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的伦理考量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1-18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网络反腐的伦理界定 | 第19-28页 |
·网络反腐的产生发展 | 第19-21页 |
·网络反腐的兴起 | 第19页 |
·网络反腐的发展 | 第19-21页 |
·网络反腐的基本特点 | 第21-22页 |
·覆盖广 | 第21页 |
·效率高 | 第21页 |
·成本低 | 第21-22页 |
·影响大 | 第22页 |
·网络反腐的伦理本质 | 第22-28页 |
·网络反腐的政治学含义 | 第22-25页 |
·网络反腐的社会学含义 | 第25-26页 |
·网络反腐的伦理学本质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网络反腐的正当性辩护和失当性分析 | 第28-39页 |
·网络反腐的正当性辩护 | 第28-31页 |
·作为工具理性的正当性 | 第28-30页 |
·作为价值理性的正当性 | 第30-31页 |
·网络反腐的失当性分析 | 第31-39页 |
·名誉隐私侵犯 | 第31-34页 |
·信息真伪难辨 | 第34-36页 |
·制度缺乏保障 | 第36-39页 |
第四章 网络反腐的伦理规约 | 第39-52页 |
·网络反腐的两种规约 | 第39-45页 |
·网络反腐的法律规约 | 第39-40页 |
·网络反腐的伦理规约 | 第40-45页 |
·网络反腐伦理规约的基本原则 | 第45-48页 |
·公正原则 | 第45-47页 |
·客观真实原则 | 第47-48页 |
·尊重人格原则 | 第48页 |
·网络反腐伦理规约的实现路径 | 第48-52页 |
·道德的教育 | 第48-50页 |
·舆论的引导 | 第50页 |
·观念的转变 | 第50-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