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假说和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假说 | 第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创新 | 第16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31页 |
·有关企业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8-21页 |
·有关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 第21-23页 |
·有关治理结构影响绩效的文献综述 | 第23-31页 |
·何为公司治理结构 | 第24-25页 |
·有关股权治理影响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 | 第25-27页 |
·有关董事会治理影响企业绩效的文献综述 | 第27-28页 |
·有关高级管理人员治理影响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综述 | 第28-31页 |
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31-33页 |
·资本保全理论 | 第31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1-32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2页 |
·权变理论 | 第32-33页 |
4 我国农业产业及农业上市公司发展状况 | 第33-38页 |
·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 | 第33-34页 |
·我国农业的重要性 | 第33页 |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 | 第33-34页 |
·入世十年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 第34页 |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现状分析 | 第34-38页 |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比重较小 | 第34页 |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行业和区域分布 | 第34-36页 |
·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 | 第36-38页 |
5 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 第38-59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8页 |
·评价方法的简介 | 第38-39页 |
·绩效评价核心指标 | 第39-41页 |
·获利能力指标 | 第39-40页 |
·营运能力指标 | 第40页 |
·偿债能力指标 | 第40-41页 |
·发展能力指标 | 第41页 |
·样本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 第41-44页 |
·获利能力描述性统计 | 第43页 |
·营运能力描述性统计 | 第43页 |
·偿债能力描述性统计 | 第43-44页 |
·发展能力描述性统计 | 第44页 |
·因子分析过程 | 第44-56页 |
·原始指标标准化处理 | 第44页 |
·确定原始变量是否适合于因子分析 | 第44-45页 |
·确定公因子数目和因子载荷矩阵 | 第45-48页 |
·因子载荷矩阵旋转 | 第48-51页 |
·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 第51-56页 |
·进一步的分析 | 第56-59页 |
6 农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59-68页 |
·研究样本以及数据来源 | 第59页 |
·实证分析的方法 | 第59页 |
·变量的选择和定义 | 第59-60页 |
·变量的选择 | 第59-60页 |
·变量的定义 | 第60页 |
·研究假设 | 第60-62页 |
·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其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62-68页 |
·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 第62-63页 |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简单相关检验 | 第63-64页 |
·治理结构指标与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64-66页 |
·回归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7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 第68-73页 |
·研究结论 | 第68-69页 |
·对策建议 | 第69-73页 |
·政府的扶持和调节 | 第69-70页 |
·增强股权集中度,优化股权结构 | 第70页 |
·加强董事会的建设 | 第70-71页 |
·建立完善的管理层激励机制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