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员腰部振动响应特性分析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8-20页 |
| 第2章 人体组织肌氧参数的近红外光谱法监测 | 第20-26页 |
| ·用肌氧评定肌肉疲劳的可行性分析 | 第20页 |
|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肌氧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 ·肌氧监测仪器 | 第22-25页 |
| ·仪器介绍 | 第22-24页 |
| ·传感器选用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汽车振动对驾驶员腰部肌肉疲劳影响分析 | 第26-40页 |
| ·实验背景 | 第26页 |
| ·实验方案 | 第26-28页 |
| ·实验过程 | 第28-30页 |
| ·数据处理 | 第30-38页 |
| ·平均值比较 | 第31-33页 |
| ·肌氧饱和度随振动时间变化分析 | 第33-36页 |
| ·不同频率间肌氧饱和度比较分析 | 第36-38页 |
| ·讨论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汽车振动下的驾驶员腰部受力影响分析 | 第40-54页 |
| ·腰部结构 | 第40-43页 |
| ·腰椎 | 第40-42页 |
| ·肌肉 | 第42-43页 |
| ·人体振动评价 | 第43-45页 |
| ·腰部振动模型 | 第45-47页 |
| ·腰部振动加速度测定实验 | 第47-48页 |
|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 ·实验过程 | 第48页 |
| ·数据处理 | 第48-52页 |
| ·讨论 | 第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5章 驾驶员腰痛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 第54-62页 |
| ·驾驶员腰痛发病率 | 第54页 |
| ·驾驶员腰痛原因 | 第54-57页 |
| ·坐姿因素 | 第54-56页 |
| ·振动因素 | 第56-57页 |
| ·其他因素 | 第57页 |
| ·驾驶员腰痛防护 | 第57-61页 |
| ·合理的人机界面 | 第57-58页 |
| ·驾驶员自身防护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