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2页 |
| 第一章 地理空间叙述 | 第12-18页 |
| 一、公共生活空间 | 第13-15页 |
| 二、民间信仰空间 | 第15-16页 |
| 三、基层社会组织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民俗事象叙写 | 第18-29页 |
| 一、岁时节日民俗 | 第19-22页 |
| 二、交通、饮食、服饰等民俗 | 第22-24页 |
| 三、民间信仰民俗 | 第24-26页 |
| 四、民间曲艺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内化为创作风格的地域性格 | 第29-39页 |
| 一、激越的叛逆和反抗 | 第30-32页 |
| 二、鬼神式的硬冷 | 第32-35页 |
| 三、入木三分的锐利 | 第35-39页 |
| 第四章 地域形象的"他者"视角 | 第39-47页 |
| 一、中国传统文化视角 | 第39-42页 |
| 二、"五四"现代文明视角 | 第42-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