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一、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第一节 国外研究进展综述 | 第15-21页 |
一、旅游人类学理念及主要流派 | 第15-17页 |
二、人口较少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研究 | 第17-21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一、旅游业模式划分 | 第21-22页 |
二、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模式 | 第22-25页 |
第二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模式 | 第25-34页 |
第一节 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基本概念 | 第25-28页 |
一、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定义 | 第25-26页 |
二、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特征 | 第26-27页 |
三、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划分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模式 | 第28-34页 |
一、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 | 第31-34页 |
第三章 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发展研究 | 第34-43页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34-36页 |
一、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经济收入情况 | 第34-35页 |
二、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第35页 |
三、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景观和景区现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发展分析 | 第36-40页 |
一、关于西双版纳地区调查问卷结论分析 | 第36页 |
二、西双版纳州旅游业发展优势分析 | 第36-37页 |
三、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发展劣势分析 | 第37-40页 |
第三节 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特色总结 | 第40-43页 |
一、积极转变旅游业管理模式,加强与配套产业结合发展的总体规划 | 第40-41页 |
二、地区交通设施、通讯设施、金融设施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得到加强 | 第41页 |
三、市场为主导的运作方式初步形成 | 第41页 |
四、对地区旅游业定位进行升级的工作已经开始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 第43-53页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的基础条件 | 第43-46页 |
一、旅游资源禀赋情况 | 第43-44页 |
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 第44页 |
三、政企关系逐步理顺 | 第44-45页 |
四、民族差异问题受到重视 | 第45-46页 |
第二节 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的建议 | 第46-53页 |
一、着眼大局,系统规划 | 第46-47页 |
二、以人为本,文化领先 | 第47-48页 |
三、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 第48-53页 |
结论与探讨 | 第53-56页 |
主要结论 | 第53-55页 |
问题探讨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8页 |
附件一: 西双版纳地区旅游调查问卷 | 第60-62页 |
附件二: 民族地区接待入境游客游量分析图解(单位:万人) | 第62-65页 |
附件三: 民族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分析图解(单位:百万美元)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