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引言 | 第11页 |
·数控系统概况 | 第11-13页 |
·数控系统发展 | 第11-12页 |
·数控系统现状及趋势 | 第12-13页 |
·数控系统平台 | 第13-14页 |
·基于 DOS 平台的数控系统 | 第13页 |
·基于 Windows 平台的数控系统 | 第13-14页 |
·基于 RTAI/Linux 平台的数控系统 | 第14页 |
·嵌入式系统 | 第14-18页 |
·嵌入式系统特点 | 第15-16页 |
·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 | 第16页 |
·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优点 | 第16-18页 |
·嵌入式 LINUX 数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8页 |
·硬件平台搭建 | 第18页 |
·软件平台搭建 | 第18页 |
·插补算法选择 | 第18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课题提出的意义 | 第18页 |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8-21页 |
第2章 嵌入式实时 LINUX 软件及硬件平台搭建 | 第21-29页 |
·嵌入式实时系统 | 第21-23页 |
·实时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 第21页 |
·嵌入式实时系统的特点 | 第21-22页 |
·实时系统的结构体系 | 第22-23页 |
·嵌入式 LINUX 实时系统 | 第23-26页 |
·常用的嵌入式实时系统 | 第23页 |
·Linux 系统结构及特点 | 第23-25页 |
·Linux 实时性改造 | 第25-26页 |
·硬件平台 | 第26-28页 |
·PC104 嵌入式模块 | 第26-27页 |
·PC104 在嵌入式数控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27-28页 |
·数控机床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LINUX 实时性改造方案 | 第29-37页 |
·内核配置 | 第29-31页 |
·RTAI 实时内核 | 第31-33页 |
·RTAI 结构体系 | 第31-32页 |
·RTAI 模块及功能 | 第32页 |
·RTAI 编译安装 | 第32-33页 |
·RTAI 分析 | 第33-35页 |
·RTAI 任务调度 | 第33页 |
·RTAI 中断处理 | 第33页 |
·RTAI 实时性测试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基于 QT 的并口驱动数控系统 | 第37-45页 |
·QT 分析及应用 | 第37-38页 |
·QT 的核心技术 | 第37-38页 |
·Qt 的主要基类 | 第38页 |
·并口驱动 | 第38-41页 |
·并行接口简介 | 第39页 |
·并口的系统资源 | 第39-40页 |
·Linux 并口驱动 | 第40-41页 |
·数控机床的控制 | 第41-44页 |
·步进电机原理 | 第41页 |
·步进电机控制方式 | 第41-43页 |
·实现并口控制数控机床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基于差分插补的圆锥曲线数控加工 | 第45-59页 |
·插补技术 | 第45-47页 |
·插补定义 | 第45-46页 |
·插补技术的分类 | 第46-47页 |
·逐点比较法插补 | 第47-49页 |
·圆锥曲线差分插补 | 第49-55页 |
·数控坐标系 | 第50-51页 |
·差分插补参数初始化 | 第51-53页 |
·差分插补原理及框图 | 第53-55页 |
·过象限问题 | 第55-56页 |
·加工轨迹的实现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总结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7页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第67页 |
二、获得奖励 | 第67页 |